非斜杠青年,月入十万,有多难

|  阅读量 | 分类: 经验心得 | 作者: 转载大师 | 时间:2016年10月22日 07:26

-1-

什么是斜杠青年?简单来说,斜杠青年,指的是“多重职业者”。比如李笑来老师:比特币首富 / 畅销书作家 / 社群大神 / 前新东方名师;比如古典老师:生涯规划师 / 新精英生涯创始人 / 畅销书作家 / 少年文青……

非斜杠青年,月入十万,有多难 创业 经验心得 第1张

为什么斜杠青年这么火?个人总结,几个原因:

第一,“多重职业”,代表着退路。如果某一职业面临失业的风险,还有其它职业可以提供经济来源。对很多人来说,生活中最缺的就是安全感,而斜杠带来的退路,提供的正是安全感。

第二,“低门槛”。一般的斜杠青年都会选择写作,而写作的门槛又很低,只要上过小学,作文就算是必备技能。不管你身在几线城市,干着什么工作,文化水平如何—— “人人都能做斜杠青年”。

第三,“能赚大钱”。斜杠们最爱的标题,是“一周挣了五位数”、“月入十万”、“月入六位数”等等,看得斜杠粉丝们口水直流。重复,具有魔性的洗脑作用。在同类标题党的潜移默化下,许多人已不知不觉地,将斜杠等同于“赚大钱”。

第四,“不斜杠赚不到大钱”。“成功”的斜杠青年们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常常会向粉丝暗示:靠正经工作,拿到月薪十万,是不可能的。只有斜杠之路,才能为你创造这样的可能性。

-2-

斜杠青年做知识管理,常会提及的一个词,是“知识不对称”。借用一下这个名词,认同“斜杠能赚大钱”、“非斜杠没法赚大钱”观点的,往往都是“信息不对称”的结果。

非斜杠青年,月入十万,有多难 创业 经验心得 第2张

图片来自于网络

回到本文的标题——非斜杠青年,月入十万,有多难?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国内一线互联网公司在招优秀的应届毕业生时,有的会匹配顶级投行和咨询公司给出的薪酬水平,即年均三四十万。工作年限在1-3年、3-5年、5-10年的码农们,薪酬水平呈阶梯式增长,三十岁以后月入十万,已经不仅仅是顶级职业经理人的专利。

就行业而言,投行、咨询等传统豪强自然不必说,VC、互联网高薪机会多多,甚至能在有些岗位对投行和咨询形成薪酬优势,基金、券商在年景好的时候年入数百万也不算夸张,地产类销售在享受房地产福利的这些年里,百万年收入比比皆是……其它的行业,诸如医药、快消、制造、通信等等,虽然整体而言高薪的比例略少,但在四十岁左右干到公司中高层,拿到百万年薪,也是很正常的职场发展目标。

我的一位同事,数月前跳槽,新东家给的年度薪酬包,接近200万,即使是税后收入,也已超过月均十万。

我的前老板,两年前在他30岁出头的年纪,升职到了Executive的级别,年收入百万,外加专职司机。

我个人不太喜欢在网上公开自己的公司和收入,只能以我周边的同事来举例。对他们来说,三四十岁的年纪,拿到年薪百万,在一线城市,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和斜杠青年在赚钱时普遍会有的焦虑感不同,非斜杠青年的收入,是稳定的,既有五险一金的保障和正常的缴税渠道,也不会有朝不保夕的风险。即使有失业的可能,找到下家也不是件困难的事情。

当然,我所列举的这些薪酬水平,基本都在一线城市,公司都在各行业内排名前列,所招收的员工也大多来自重点大学。要说难度,当然有。但如果要计数的话,月入十万的非斜杠青年,真心数不过来。

斜杠青年里,实现财务自由的,我所知的也就是李笑来。其它月入十万的大神,每次说来说去,都是那几号人物,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然而,为什么在大家的感觉里,斜杠青年的收入会高呢?大概的原因是,成功的斜杠青年们,会经常把自己的收入挂在嘴上,因为这是体现他们价值的招牌,和吸引粉丝的必要手段。而非斜杠青年,完全不需要这样做。对非斜杠而言,薪资多少,并不是炫耀的资本,在面对猎头或HR的时候谈一谈,足矣。

-3-

本文并没有贬低斜杠青年的意思。在我看来,选择斜杠或是非斜杠,是每个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非斜杠青年当然可以成功,斜杠青年也一样。只是,斜杠之路,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般轻松。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非斜杠青年,月入十万,有多难 创业 经验心得 第3张

图片来自于网络

第一,斜杠青年以工作之余的时间,挑战非斜杠青年“工作+加班”的时间,在时间长度上有着极大的劣势。

简单来说,假设斜杠青年每天上班和下班时间各占一半,你是在用50%的个人时间,去和别人80%甚至90%的时间在竞争,不管是本职工作,还是斜杠所做的事业,都是如此。凭什么你觉得自己比别人少花30%-40%的时间,还能比别人更牛逼?

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专业化的竞争,各个行业,都有许多人全身心投入地在奋斗。从事多种工作,精力必然会被分散。许多不明就里开始斜杠的青年们,大概率地会沮丧地发现,本职工作没有升职空间,斜杠事业也举步维艰,因为你不是天才,我也不是。时间上的大劣势,是无法用效率弥补的。

斜杠大神之一的秋叶大叔,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就提到过这个问题,他看得很清楚。当局者不迷,我看好他。

第二,非斜杠青年的个人品牌,背后是有所任职的公司品牌加成的,而斜杠青年,只能靠个人品牌单打独斗。

什么意思?比如非斜杠青年的工作履历上,有过一些知名公司。即使可能本人并没有那么牛逼,但在这些公司工作过的经历,会让其看起来很牛逼,因为知名公司的光环,会加诸在其身上,作为个人品牌力的额外加成。

斜杠青年,并没有这样的福利,个人品牌只能靠个人的经历来硬撑。“X线城市的工作经验”,更多的像是无奈的自我调侃。因此,斜杠青年们,往往会热衷于让前辈帮忙站台,与同行积极互推。这便是失去了公司这种组织的加成,而需要寻找其他组织的加成的必然之举。

第三,斜杠青年所从事的斜杠部分事业,面临着同质化竞争的挑战。

就斜杠事业而言,目前的大方向并不多:知识管理、个人成长、PPT技能等等,一个很明显的难点在于:差异化。

之前有斜杠大神对自己的斜杠事业表示过焦虑,大致说来,他自己所了解(还不一定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就那么多,每次开完课,学员就知道自己的料了,当学员拿着这些料去招收他们自己的学员时,作为“老师”,如何面对来自于学生的竞争?

说白了,斜杠青年,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无力进行知识的“深加工”。斜杠大神门开的课,大部分的内容,都是比较浅层的方法论。这些方法论的学习和掌握,并没有太高的门槛,内容本身,是不具有差异化竞争的壁垒的。唯一的区别,在于个人品牌的影响力,以及由此决定的粉丝数量。因此,斜杠大神们大都处在鸡血和焦虑混杂的状态中,不管做什么都争分夺秒,也就不难理解了。类似于“跑马圈地”的模式,谁的动作快,先建立品牌,圈到粉丝,才能领先其他前赴后继的斜杠们一个身位。

非斜杠青年,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职场的专业化程度很高,分工极细,行业多、职能部门多、岗位也多。在不同的岗位上,你都可以凭借专注力,让自己达到专家的水平,从而通过专业的高门槛,获得竞争优势。

-4-

总结来说,如果在一个领域,无法做到长时间的持续投入,是不可能做到顶尖水平的。我们所看到的很多牛人,看似斜杠,但只要仔细地看看他们的履历,你会发现他们是在成功了之后才斜杠,而非因为斜杠而成功。比如王思聪、赵薇、任泉等等,都是如此。

之前看到过某大神对自己选择斜杠事业的解释:“做斜杠青年不是让你放弃工作,而是在你工作已经充满自信,时间很盈余的情况下,开始做一些新的尝试。”问题在哪里?“工作充满自信、时间盈余”,这并不应该是你在本职工作上放松的理由,而恰恰是你应该获得升迁,或是跳槽到更好的工作岗位的机会!在这样的职场“收获期”,你放弃现有的积累,另起炉灶,去搞一些新的尝试,那就活该你一辈子在自己的职业发展上无所建树了。

在一个专业领域做到顶尖水平,大概率意味着高收入和高地位,这样的人,选择斜杠,大多属于理想型的玩票,而不会为了钱。相反的,那些为了钱而选择斜杠的人,往往是专业水平半瓶醋的人,在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上早早地遭遇了天花板,不得不通过转型来另辟蹊径,同时,用“斜杠”之名,给自己尴尬的脸上,贴点金罢了。

“这可能是年轻人最好的时代,也可能是最坏的时代。”

文/乐之读(简书作者)

顶: 15 踩: 13

来源: QQ/微信:13340454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