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文章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与卢松松博客观点无关,希望读者明辨是非,谨防上当受骗!我们的编辑会把优秀的文章转载自此,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您的版权信息,请与我们联系修正或删除。投诉邮箱SongSongTouGao@qq.com
作者网站:https://lusongsong.com/tougao.html
我是一个技术员,从2004年起就从事网站开发工作,算起来已有6个年头了。我的文笔不佳,趁着端午节自己放松一天,就给自己这6年的经历写个“流水账”,写完了一看竟然有一万多字,于是几次节减,成了下方:2004年中专毕业,毕业之后我没有像大多数同学那样,由学校安排(中专学校所谓的100%推荐就业)去世界500强企业里边当流水线工人,而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网站行业。
我迷茫已经好几年了,刚出来那2-3年,迷茫时常常以麻将,烟酒,女人来消遣以至忘记了不少烦恼,但每每遇上生活的困境,缺钱花时,又陷入了迷茫之中。在我有限的思维模式中,认为IT的出路要么就是自己做生意,要么就是深入搞技术。 我决定在技术领域里做一个优秀的人,发展方向,windows/linux/tcp/ip网络,2013年,目标薪水6000。
前言: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给别人指路,而是为了给自己探路。本人只是有幸在大公司和小公司都有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经历,但是无权向别人建议是去大 公司还是小公司。我想每个人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在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想法。本文只是简单的客观的描述我在不同地方工作体会到的真实感触, 不太任何感情色彩。希望通过我的经历,给大家一些启发,也希望过来人给我些建议,我对此也很迷茫。
过年回家对主流互联网应用做了些抽样调研,样本很少,得到的结论很主观,将就着看。 我家: 三四线城市,离武汉160公里。市经济在湖北省排名倒数第二,县经济排全市中游。 人均工资1000-2000。当地房价2500左右。县城的年轻人在往外移民,村镇的年轻人在往县城移民。 生活成本较低,县城就两三家大点的超市,但也就物美那种规模。 没有苏宁,国美。没有KFC,M记,有三五家KFG之类的东东。
1 google,不作恶,信息流动 众所周知,google的目标是"整合全球信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来,这可以看作加快信息流动。信息流动变快是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的。加速,始终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主线,快即是价值。从蒸汽时代到现在,每一次让移动速度加快的方式都造成了人类巨大的变化
近一年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回老家发展好还是继续留在北京发展,两种想法一直在博弈,难分胜负;刚毕业的时候没什么想法,就想当然的留在了北京发展,这两年思考了很多,希望能离家近一些,对父母能有个照应,也一直在思索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是注重事业有成还是希望能过踏踏实实的小日子。与一些朋友交流过关于两种生活的选择,自己也有一些思索,现整理如下
11来说也是我离IT行业越来越拉近的一年。虽然说现在还是菜鸟中的菜鸟,但我还是为接触到我以为不认识的事务而欣慰。接10年所说,自己手中的资金并不是很宽裕而且培训班还得交费用比第一次要多一倍。所以这次我借助了家里的力量,交上了学费。然后就继续接受培训,在这方面的事情也就不用在发愁了。接下来就好好找找工作。刚辞到前一份工作后,自己比较散懒,休息了一星期左右,第二星期开始找工作。
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很重要。只有确定了方向,你才会开始朝这个方向努力,而不是做与之无关的努力。方向的确定,就像考试的时候看清问题一样重要。 盈利和赚钱这也是一个需要我们来解决的问题,所以可以用你解决其他问题时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想一下我们是如何解决一个普通问题的: 分析这个问题的目标 将问题分解为几个步骤,或者分解为几个部分 利用已有知识或者资源,分别解决分解出来的小问题 所有小问题解决了,
我是1982年12月8日出生的,到今年整整30岁了。古人说“三十而立”,我想不论从思想上还是财富上,我应该都算是勉强达到了吧。这篇文章的标题是 “如何在30岁前年薪超过30万”,其实只是一个噱头罢了,尽管我确实达到了这么多,但这不是我所在意的,这篇文章主要是谈谈我的一些历程而已。
关于Facebook要上市的新闻,陡然成了开年后IT圈一桩大事。这家运营了七年,坐拥全球8亿用户的“巨无霸”终于要上市了。不过,Facebook可能更多的是“被上市”,看上去每笔只有千把美元,但却成就了数百亿美元价值的公司。在互联网行业里,这种商业态势,屡见不鲜。
本文主要是在说一个叫Adblock Plus的Firefox扩展,实在没办法,在地球上所有的浏览器扩展程序中,唯有它的活跃用户能超出一千万,爱好者谓之神器也不为过。Google Chrome倒是有几个被称作"Apps"的快捷方式(Gmail,Youtube,Angry Bird)的数量能接近它。
一直做产品,从未做运营,但这并不妨碍我谈谈对运营的理解。因为在互联网领域,产品和运营都是相通的,产品是要给用户提供价值,运营是让用户认识这 种价值,它们相互依存,战略目标是一致的。任何运营都围绕“用户”展开,包括“吸引用户”和“留住用户”,说白了就是:让用户过来,并留下。
首先,我们看一看下面这些是不是你的BLOG目前所处的状态:是不是写了好久的博客,却从来不像其他博客那样评论满屏?是不是经常更新,却从未感到形成过所谓的博友圈子?是不是整日拼命做链接拉IP,却一个也留不住?如果以上状态与你相仿,那么,暂且耽误您几分钟,听我唠叨几句吧……探讨博客是否受欢迎,请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看到此文标题,我要说些什么,想必你大概可以知道一些,——小城市(二三线的城市)IT业发展比较薄弱,有些城市可能连真正做IT(软件开发相关)的比较大的公司都没有几家,像我现在所在的城市襄阳(原名:襄樊),就只有那屈指可数 的几家公司;公司少,选择和发展的空间相对也小,——这也造成了(留在本地的)程序员较少[刚毕业的基本上都想着到外面去闯闯,
我的程序之路,在朋友眼中看来是不可思议的,熟悉我的朋友经常都会问我:老哥你为啥放弃医生那么好的一个职业不做而非要转行做程序员啊。我的回答 是:医生这个职业是我明媒正娶的”老婆”,编程是小三,最后”小三”打败了”老婆”。转型快八年了,这里写一下转型的经历,给自己留点回忆吧。 时间倒退到1996年……
因为有人在酷壳里评论里说我给一个女程序员的建议不靠谱,我不服,因为我的工作经历中的一些女程序员都很不错,比那些男程序员都强,所以,我在新浪 微博和twitter上征集女程序员的故事和想法,这两天来,我收到了好几封邮件,让我很感动。其中,有一个故事让我回味很久,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可能是 因为她的经历和我很相似,她的想法和我很有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