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行为目前已经成为每个上网的人的基本需求,但是用户的搜索行为是怎样一个过程?隐藏在用户查询背后的搜索意图是什么?这都是需要站长、营销人员仔细研究的领域,只有这样才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用户之所以会产生搜索行为,往往是在解决任务时遇到自己不熟悉的概念或者问题,由此产生了对特定信息的需求,之后用户会在头脑中逐步形成秒速需求的查询词,将查询提交给搜索引擎,然后对搜索结果进行浏览
【引言】 某企业,曾花了半年时间,到另一家著名企业去挖来了一位营销总监。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这位年仅26岁的营销总监就把工作搞得有声有色颇有成绩。然而,就在大家都普遍看好这位年轻的营销总监时,他却毅然决然地辞职而去。这是为什么呢?
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腾讯发推出了Dropbox类产品,杀入到云存储领域。首个独立网络硬盘服务——腾讯微云。 不仅有PC版、Android客户端,iPhone客户端估计还没通过苹果的审核。 微云网盘的存储空间只有2G,可以说非常小气,而且上传单个文件限制体积在1G以内的,不过微云网盘可以支持外链。上传速度还可以,大概是200kb左右,另外也支持QQ旋风批量下载。
传统搜索引擎局限于搜寻互联网上有限的“已存在”信息,虽然百度已能搜寻高达2亿中文网页上的信息,但跟8000万中国网民脑中的所有知识之和相比,仍然只是沧海一栗。“贴吧”诞生的意义,是让您可以把头脑中的知识、想法和经验与大家分享,让中国网民不但能搜寻网上“已存在”的有限信息,还能搜寻人类头脑中那些互联网上“没有”的无限信息。
在中国的职称评定体系里,编辑和记者基本上是平行且一一对应的:中级为编辑、记者;副高为主任编辑、主任记者;高级则为高级编辑、高级记者(出版社编辑称 为编审)。但在实际的生活中,这两者大有区别。比如说,你可能听说过不少名记者(简称名记),但怕是连“名编辑”这个词都没听说过。看上去记者的社会地位 似乎高于编辑。但反过来,你应该见过总编辑的名片头衔——这象征着这个人是那家媒体的高层人物——但你应该从来没见过总记者的名头吧。
来自站长之家消息,7月13日百度大更新,百度收录数据,80.80%的网站收录数据发生大更新,其中11.98%的网站收录数据呈现上升趋势,但有68.82%的网站收录数据呈现下降趋势,而K站比例约占0.96%。这是继6月28日之后,又一次大更新,这次更新使得68.82%的网站收录骤降,K站的不多。我查看了几个博客(我的、牟长青、ZAC、月光),收录均减少到1000左右,通过观察自己博客来看
做了两年的项目失败了,我们的项目做的是数码3C的优惠信息,我是一个80后,小硕一枚;我们的1号创始人是90后,有激情、有梦想;在十八岁那年带上他的梦想千里北上,找我们的开复老师指点一二;但那时,开复老师正为他的创新工场忙得不亦乐乎,也就用了三分钟召见了我们的男一号。之后,男一号又南下广州调研;回来后,广发英雄帖,于是,我们走到了一起。
从2004年偶然接触用户研究起,有幸一致专注于互联网的用户体验。今天作为同事和同行,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些平时的个人思考。在这里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多多指点一二。 1. 用户研究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用户研究只代表用户。 我们在工作中,自觉不自觉都会受到伙伴要求肯定的暗示,比如有些产品特别希望获得肯定,又或者和你关系不错的设计师做的方案,是不是支持一下
有用 YAHOO 的朋友快些改密码吧,黑客公开了(压缩文档,原始网站下线)未知雅虎服务的45.3万用户帐号和明文密码(黑客声称是明文)。黑客组织表示他们是通过SQL注入渗透进雅虎的服务器,表示雅虎的Web服务器有许多漏洞,他们曝光帐号是为了提醒雅虎采取行动堵上漏洞。有推测认为黑客入侵的可能是Yahoo Voice服务器。对密码的搜索显示,有许多用户没有使用密码,常见的密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