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前辈们在我年少的时候曾经告诉过我一句话"在一个公司至少要待上四年以上",现在想想确实很有道理。其实这句话所表达的重点不是几年,要表达的是我们需要在一个公司一个地方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积累很多东西
程序员这个职业究竟可以干多少年,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很多人都说只能干到30岁,然后就需要转型,每每我听到这样的言论,都让我感到相当的无语。今天,看到一篇论文,写下这篇文章,送给那些和我一样准备为技术和编程执着和坚持的人。
我做了三年的+Perl程序员,以编程为生已经有7年。我生活中克路治-那波卡市(Cluj-Napoca),这是罗马尼亚第二大城市。四年前我就开始困惑于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程序员,我的生活水平和其他国家的程序员有多大差距?那时候我的税后收入大概是每月700欧元(约5830元
刚看到一篇文章《工资增长追不上物价 已无闲钱再消费》,觉得自己也差不多,但是家里拿不出首付来,只能靠我一点一点攒,工作6年攒了10W,但是也就够在北京6环付个小房子首付的。老婆是没有的,工作还可以,现在1年20W左右。房价越来越高,我越来越买不起,有种绝望的感觉……
汉口的余女士却记录下生活点滴,顺从老婆,每个月工资准时上交;生活节俭,一件30元钱的短袖穿了四年;准时回家,绝不会让老婆独守空闺……周先生总是让老婆特别安心。而且,他每年都会带余女士旅游几次,出发前他会规划路线写好攻略
这篇文章LZ很久以前就想写,只是LZ本人也一直在摸索当中,不过LZ摸索的是自己的道路。其实作为一个程序猿来说,大体上的路线已经摆在众人眼前,到底自己有什么样的想法,自己适合哪条路,还是只能自己去摸索,这一点请各位不要征求任何人的建议。LZ能做的,就是把各个路线的客观事实陈列出来,供大家选择。
前几年正好有一个项目的机会出差去了一次美国,地点是美国中部的一个2万来人的小镇。到了美国,很多东西跟想象的差不多比如环境,气候。从北京起飞天是一个颜色,到了美国天又是一个颜色,自然环境空气质量,绿地面积等等跟想象中的一样非常棒!想象不到的是哪怕在那么一个小镇像沃尔玛那样的超市有4,5个,当地人的物质生活我觉得也非常丰富,业余生活也非常丰富
针对这些年旁观和经历过的技术产品场景,做一些个人的总结和判定,尽量不涉及争议性话题,比如对一个互联网公司而言,技术重要还是产品重要之类的,这种话题一扯开,各有道理,谁也别指望说服谁。
好奇怪唉,我看到很多人和我一样,其中也不全是程序员,也有美工,当然,都是男的。就我前几天辞职离开的手游公司,每天都是一大堆烟友成群结对的走到公司外面的走廊去抽烟。刚去公司的时候,我还在想着如何和其他同事交流呢,后来发现完全没必要,与其每天花上十分钟时间搭上自己那仅剩不多的脑细胞,还不如到隔壁超市去买一包好点的烟就了事。
吉日嘎拉经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做到年入百万,我爱人的一个闺蜜搞口碑传播的团购一个月也能净赚十来万,我的一个学生开发手机应用一个月就入账41万(为什么总是有人怀疑这个案例呢),我同事的同事靠卖煎饼就买了宝马,一个学生靠卖刷流量软件一个月就入账三四万
我现在已经在香港租好了房子,许多东西也已经从深圳的住处搬过去了,是一家看上去很高级的搬家公司,经常做跨境搬家,会接触很多老外,费用自然由JPMC全包。房子在屯门市中心,那是个离深圳湾口岸只有15~20分钟车程的地方,地处新界,与港岛上的各经济/商业中心距离较远,但也算是一个比较繁华的商业区,各大品牌一应俱全,每天都有许多住在深圳的人来此购物,十分热闹
先大致说一下吧。在帝都,程序猿,毕业两年,公司宿舍住过,和同事合租过,现在一个人住着一个小单间。刚毕业的时候住公司宿舍,两室一厅的房子,大家在一起都蛮开心的。给他们做过几次饭,说真的,在上大学后就没做过饭,还是之前高考后在家做了两三个月的饭,反正能把菜做熟。大家来自天南地北,坐一块吃我做的菜,感觉很高兴。
最近跟客户谈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你们美工不就是做图?除了做图还能干吗” “那样的图我随随便便花两三百块就能找人做出来” 等等,而且客户在炫耀自己(公司)实力的时候都会以“我花了多少多少钱从某某大公司挖了个技术回来”而不是“我花了多少钱挖了个设计回来”。
08年毕业于一个普通的院校。还没有毕业,就已经来北京实习,实习结束后顺利转正。毕业时,朋友给我介绍一媳妇,瞬间感觉无比幸福。当时每月3k,住学生公寓,每月才200,一个月下来还能剩1.5k,当时还觉得日子过得很不错。剩下来,跟媳妇订婚,订日子,过了一年,顺利结婚。媳妇工作双丰收,当时可真美了一阵子。
去年毕业,到今年刚好一周年。在这过去的日子里,我从不觉得coding 是件苦逼的事,而我到目前为止还乐在其中,在这编码的两年里,我养成了现在的N个习惯,在公司有什么想法会想方设法的在代码中实现,通过封装,继承等尽可 能做到通用,写完一次代码我会重新在构造一遍,在空闲的时候我会再跑回去改改。然后上班在公司努力敲代码,回家后吃完饭就打开我的电脑
记得刚来XX公司时,当时是由于别人介绍说是这个公司不却钱,发展机会好,待遇也不错。当时说是要大干特干,招三十个项目经理实际上招来了五个,特别清楚的是当时来的五个人人年纪是最小的,不过很快一个年纪最大的不到一周就走了(很佩服他的眼光,一看就知道这事儿不靠谱)。后来我们四个PM,按领导的指示搞了在公司了公司不少“黃”了的项目或者费九牛二虎之力推广一个系统。公司方向一直飘忽不定、领导一直在换,陆陆续续PM只剩下我一人。虽然期间我觉得到了不少东西。也从单兵作战变到亲自组建研发团队,规划IT建设等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