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新研究显示,一个人出身的社会阶层高,就容易对自己过度自信(对自己的评价>自己的实际能力)。而这种过度自信,又会被周围的人(比如面试官、评委)解读为“真有能力带来的自信”,于是会更容易得到各种机会,结果是阶层更容易固化,贫民更难向中上层流动。
上层或中产的家庭,往往教育孩子要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贫民家庭则往往教育孩子要谦逊、诚实、时刻记得自己在社会中的等级位置。
长大后,两种教育方式就会带来两种小孩的自信水平不同,一个是过度自信,一个是适度或略欠缺的自信。
而人们都有一种自然倾向,就是认为把“自信程度”误解为“能力证据”——“这人看起来那么自信一定很行吧”,“这人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估计不太行”。
结果是,在参加面试时,上层或中产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实际成绩未必比贫民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好,但更有自信的前者却一定比后者更容易被雇用。@游识猷
顶: 6 踩: 0来源:卢松松博客 QQ/微信:13340454
相关文章阅读更多:语录段子
- 2024-12-16 现在国内真的是通缩
- 2024-12-11 中国最赚钱的十大民营企业
- 2024-12-04 当你熬不下去了,请看看这8个人
- 2024-11-28 普通人一生总共能挣多少钱
- 2024-11-03 把人性扒光了的15句话,早知道不吃亏
- 2024-11-01 六条赤裸裸的真相
- 2024-10-31 存10亿在银行,可以让行长送早餐吗?
- 2024-10-24 想快速变强大就这一个方法
- 2024-09-29 活得通透的年轻人!
- 2024-09-27 听劝,别来当村干部了!
- 2024-08-19 成功人士秘而不宣的10句话,看完醍醐灌顶
- 2024-08-16 现代人最通透的活法
- 2024-07-30 不管你信不信,今年切记 10 个不要碰
- 2024-07-01 这几年经常听到的新词语
- 2021-09-08凡是在卢松松博客投稿的作者都有机会得到IT类图书哦!
发表感想加入微信群
点此登录松松云平台免费认证
不断前进
上层或中产的家庭,往往教育孩子要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贫民家庭则往往教育孩子要谦逊、诚实、时刻记得自己在社会中的等级位置。
长大后,两种教育方式就会带来两种小孩的自信水平不同,一个是过度自信,一个是适度或略欠缺的自信。
养花网
wwwy
52美食
夸佛流量研究院
强化地板
红嘴鸭
幼儿园玩具
腾讯云99元年
监理公司
成都公益慈善
小学数学
无名渔夫
疯子线报社
素材火
罚单缴费网
百度地图标注
济南网站建设公司
济南网站建设公司
绿菩提酒店设计
合肥网站制作
苹果App试玩赚钱平台
U盘量产工具
乐品leeepin
超人下拉系统
赚乎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