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种迹象表明:“出口转内销”已是必然,外贸工厂转型也是必然,以前卖给老外的货,现在要卖给家人们啦。下为案例:
(1)京东(2000亿计划),设立“出口转内销”专属频道,提供流量扶持、物流补贴、金融支持。
(2)百度(AI扶持100万家企业),免费提供智能客服、AI营销工具,帮助外贸企业建独立站。
(3)拼多多(“出海优品”专区)零佣金入驻+百亿补贴,重点扶持服装、家居、食品类外贸企业。
(4)阿里国际站:“跨境专供”转“1688现货”:外贸企业可一键将出口商品上架国内批发平台。
(5)抖音电商:外贸企业可快速开通抖音小店,享受官方代运营服务。直播间挂“外贸优品”标签,获得额外推荐。
(6)山姆、Costco、华润万家、永辉超市、盒马鲜生等商超都开设了外贸专柜。有的减免入场费,优先结款。
总体来说,这些大企业确实是有担当、有社会责任的。但杯水车薪,为什么这么说?请看下图(估算的中国外贸企业类型占比):
服装纺织厂最好不要技术升级,否则失业的人会很多。
目前,全国有50多万家外贸企业,其中服装纺织类的外贸企业有占比30%,15万家是和服装相关的。占外贸就业总人口的50%-60%。大约有5000万人在服装厂、纺织厂里上班。这些工厂层次不齐,有像霞湖世家那样的大厂,但更多的是3-5个员工的城中村小厂。(因为订单外包,一家大服装厂背后有几十家外包小厂,“大厂接单+小厂分包”已经是非常常规的一种操作手法。)
(他们才是服装厂的主力)
另外,我们普通人接触最多“出口转内销”就是:衣服、裤衩、袜子啥的。而原本卖给欧美的裤衩子转内销,我们国人也穿不啊,因为裤衩太大!
电子家电虽然出口也多,但更多是被华为、联想、美的、格力等企业占主导,而且这些企业的供应链都在外迁。其他的几个行业也类似。
出口转内销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1)外贸产品价格普遍贵,转内销不如果不降价的话,卖不动。
(2)起订量不同,以服装为例,老外最小起订量是1K+,而直播带货一般就是100件。如果订单小估计会很敷衍。
(3)换品太快,一般7-15天就要换品,太折腾人了。
(4)多数外贸工厂习惯坐等接单了,但内销需要走渠道和营销,不会营销的外贸企业估计玩不转。
(5)外贸企业99%会陷入价格战,最后可能白忙活,给平台打工。
(6)有可能被国内的供应链和账期拖死。
这些外贸企业,预计只有30-40%外贸商品找到内销出路,而且策略就是靠“降价清库存”。
写在最后:
还有一个问题,这么多商品都转内销了,我们有能力消化吗?
应该有吧,我们就是人多,14亿人的大市场,中产群体还在增长,消费能力不输欧美,很多外贸货(比如高品质家电、服装、食品)在国内根本不愁卖。ヾ(◍°∇°◍)ノ゙
顶: 1 踩: 0相关阅读:
来源:卢松松博客 QQ/微信:13340454
卖给老外的货,现在卖给我们啦
| 2778 阅读量 | 分类: 微新闻 | 作者: 杰哥-松松编辑
相关文章阅读更多:创业 电商 跨境电商
- 2025-07-23 云巨头集体转向,中小代理还怎么玩?
- 2025-07-16 发小2年不到,赚了600万,他告诉我9个搞钱的底层逻辑
- 2025-07-09 以后要改口叫董总,董老板了
- 2025-07-07 从行业第一到濒临破产:罗马仕充电宝的作死三部曲
- 2025-07-03 贵州鑫慷嘉暴雷,黄先生带着180亿跑路,他给180万受害者留下这句话...
- 2025-07-01 43岁后妈‘吃掉’34岁长子,千亿企业杉杉集团濒临崩盘
- 2025-06-28 生意差到6年搬6次,他靠1块钱冰淇淋逆天翻盘!
- 2025-06-25 裸辞创业5年,从接私单到转型教育,这些坑和经验我必须讲讲
- 2025-06-17 宁波酒商10亿茅台期货暴雷,老板找不到了
- 2025-06-14 哪吒汽车基本要凉,方老板估计也想走
- 2025-06-12 德国百年品牌被"掏空",丁老板有点不地道啊
- 2025-06-11 善良,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护身符:两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故事!
- 2025-06-10 令老美最头疼的12位中国企业家
- 2025-06-09 在监管灰色地带,泡泡玛特王老板成了河南新首富
- 2021-09-08凡是在卢松松博客投稿的作者都有机会得到IT类图书哦!
发表感想加入微信群
点此登录松松云平台免费认证
淘好源资源网
淘好源资源网
百度下拉框软件
站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