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文章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与卢松松博客观点无关,希望读者明辨是非,谨防上当受骗!我们的编辑会把优秀的文章转载自此,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您的版权信息,请与我们联系修正或删除。投诉邮箱SongSongTouGao@qq.com
作者网站:https://lusongsong.com/tougao.html
“在香港,创业是一种高风险活动,‘死亡’的机会是100分之99!”手机程序开发公司Innopage创办人李劲华在一个香港初创企业培育比赛中说道。这个创业培育比赛名为“TIPS”(提示),是李劲华和几位企业高层于2015年9月一同合办的初创比赛。
前几日去打针,排队等候时,身边一位30岁模样的壮汉说,这个针痛得很。闲来无事,我接话说,我之前打过的,的确痛,但还能忍住不叫。我是对疼痛耐受力比较差的人,但打这个针还能忍受。他很吃惊地看了我一眼,强调说,这个针痛得很,痛得很。
天赋秉异的人永远是少数,剩下的都是资质平庸的芸芸众生。相信即使只是普通人,也有一颗不甘于平庸的心。那么资质平庸的人该如何在职场上做出一番成就呢?其实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你需要的是比别人更加熟悉职场的规则、遵守规则、利用规则,这个过程也是“被社会与职场的规律驯化”的过程。
单位招聘,我是主考官之一。面试当天一大早赶去,休息区已经有几个应聘者先到了。刚巧办公室没水了,我去休息区的饮水机接热水,过去后,发现饮水机关着,我前前后后按了好几个键,居然打不开。这时,一个来应聘的穿黄衬衫的姑娘走过来,跟我一起研究那个饮水机,很快,她发现还有个总开关没开,打开,灯亮了。
中国在高速的发展着,互联网也在瞬息万变,而中国的发展是一种趋势,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任何不顺从趋势的人都将在发展之路上消失殆尽,那么现在的中国正在发生着什么?
轻度穷人思维:穷人一般出身于落后地区,家庭条件艰苦,眼界有限,没有真正见过大场面。穷的时间长了,碰到好机会赚点小钱,就很容易自我膨胀。一膨胀就高估自己,脱离现实,分不清哪些成就来源于机遇,哪些成就来源于实力,把机遇好误认为是自己能力强,结果走上了自我毁灭之路,最后摔的很惨。
在e租宝上班是怎样的体验?这是一位知乎网友分享他的一位女性好友在E租宝上班被“洗脑”骗走一百多万的真实惨痛经历,有些痛心,但值得深思,希望分享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指导借鉴作用吧。
今天说一个屌丝之王的案例。身家17亿美元,登上过福布斯富豪榜,有自己的航空公司。这是英国商人斯泰利奥斯·哈吉-伊奥安努(Stelios Haji-Ioannou)的标签。多年前,这位老兄创办了一家名为Easy Group的公司。公司提供服务涉及领域广泛,大到航空运输、汽车出租、酒店、写字楼出租,小到网吧、DVD、书籍出租出售。更奇葩的是,这个胖子是个富二代,而且是福布斯富豪级的,他20岁创业的启动资金是3亿人民币!3亿!
赚钱的事与值钱的事,往往是两件事。创业的痛苦很大在于此。赚钱的事,难在收手。好似股票要抛出,才能论输赢。而做值钱的事,难在,看清存在于未来时空运作的新产业结构,然后全力以赴,以最快的速度把它搭建出来。定战略、配资源,说服、说服、坚持、坚持、整合、整合,死扛到结构开始运作并全量覆盖的那一天。所以,做值钱的事,更难。
写这篇文章的源起,源于一些偶发性的思考——这20年间,中国互联网主流产品的演变过程,背后的轨迹到底是怎样的?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我时常会有如下的感叹——互联网这个行业虽然千变万化风起云涌,但其背后的一些大众心理、诉求和规律,却是始终不变和一以贯之的。
看到过很多文章讲网易系的创业者,说来惭愧,身为网易系,我只是个好的产品经理,并不是好的创业者。不过我倒是可以试着总结一下,为什么网易系的产品大都做得不错。2006-2012年,我在网易任职5年多,从门户调动到杭研,从内容总监到产品总监。本文所述,多是这5年在门户与杭研的见闻。
在微博平台,有幸结识了一帮趣味相投资深码农,离开以后很难再有这么一个团队来成长了……想想都是幸运,成天跟一群这么优秀的人在一起,想变差都不容易。我现在负责熊猫 TV 整体基础架构工作,是一个快 9 年工龄的码农。办公地点在 O2O 宇宙中心——望京 SOHO,附近的伙伴们可以随时约起。
前2篇写的是个人站长与共享软件作者,这篇写网络文学作家了。好在当年大部分的网络文学作家,我都认识。当然,这文章让宁财神或者路金波,或者朱威廉写,肯定比我强。而涉及到隐私的部分,我不会去写,虽然那些更有意思。
前天发的文章《个人站长篇》,不出意外的受到了一些老站长的转发。更奇妙的是,我文章里提到和高春辉好多年没见了。然后老高看到我朋友圈转发的公众号文章,就在我朋友圈下面评论说此时正好在上海,要么碰个头。然后我们一个小时候后就在上海新天地的鹿港小镇碰头了。叙旧+闲聊了几个小时。
前两天我说过会写篇文章回应一下Caoz的《曾经的中国互联网》,并@了 曹同学,他有他的写作风格,我有我的。我基本在文章中很少会提当事人人名,但看样子这篇文章不得不提了,而且会提很多:)不过我们写的都是随笔杂记,要看精彩的中国互联网史记,请看刘韧的《中国.com》和中关村三部曲,以及林军的《沸腾十五年》。
如果把中国浓缩或抽象为一个具体的人,他会是个什么形象呢?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来推算,目前中国人均年龄在40岁左右;按照已接受教育的年限计算,他应该是刚刚跨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关口,还没念完高一的样子,这是中国人口素质的事实。那么你一定要问,这样一位年龄在40岁上下,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大叔或大妈能创造出何种实力的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