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每个月域名注册的数量增长幅度都非常高,随着CN域名放开和新域名如PW的开放更加速了域名的增长,一淘网的出现让网购用户货比三家,省钱首选,然而,今天作为一个站长创业者,域名省钱才是硬道理。上周发现了一个好工具——域名比价工具:这是一款来自主机点评网的产品,比较国内外各主流域名注册服务商的价格,确保以最低的价格注册到域名,一个让站长建站更省钱的工具
最近Portent公司发布了一项A Changing Standard for SEO Spam的研究,该研究主要是了解Google对于作假的容忍度,显示Google对垃圾的定义越来越严格。研究针对美国的5000大企业中的前50大企业,发现其中36个企业网站的链接状况是正常的,1/5网站有11%-36%范围的网站链接异常,4个网站的异常链接达到40%。注:这里的异常链接可能是充满关键词的链接、低质量的网站/博客链接等等
最近国内SEO界有个概念炒得很火,叫[共同引用],也就是co-citation。起因就是卢松松写了一篇相关文章,然后被A5转发后,被大家广泛讨论。其实这个概念在Google SEO领域很早就被提及,我个人最早了解是在2012年12月,Rand Fish写了一篇文章来阐述[共同引用 co-citation]这个概念。在此基础上,我还要补充下最近又开始兴起的一个说法,叫[共同出现 co-occurrence]。 下面的内容将对这2个概念进行阐述,并且举出一些例子以及我个人的思考。
今天聊下微信公众账号运营的问题。现在网上有很多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自己不运营微信号的人,在写文章讲如何运营一个微信公众账号,还搞出来了很多概念。我这个号估计被他们划归到了所谓“自媒体”的群体里面,虽然我也没搞明白什么叫自媒体,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被他们给“归类”了。如同“小道消息”一直宣称自己不是自媒体一样,同样也被归类了,反抗无效。我谈谈我是怎么运营这个微信号的心得吧,只针对所谓的“自媒体”类公众号,不涉及媒体类或者是工具类的微信号。
说实话,其实我原本就没有把我的这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说出来的想法,但这绝对不是我搞神秘或不想与大家分享。而是:其一,我的文笔不咋的,怕大家不好理解;其二,正如有些朋友所说,我的理解未必就是对的,怕容易误导大家;其三,我更提倡我们能够组建出自己的思路,顺延思路抽丝剥茧,最终找出问题的核心。我想这样的话更能让大家有所收获吧。而现在我回来说说,是因为有些朋友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理解,希望能跟我的对比一下。也刚好,这两天有些空档时间,所以也不怕大家见笑,说说我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百度推出的百度微购已经不是一两天了,现在百度微购已经由原来的食品拓展到3C数码了,从截图上看是与京东合作。之前百度与一号店合作,在搜索结果页触发百度微购。用户只要填写手机号、地址等信息就可以快速下单,无需注册。团购、购物、现在又是微购,百度一直是电商领域做着不同尝试,尽管电商并不是强项,到做导购这样的导流量还是挺有一手的。
在印象笔记里我记录了这样一段话:个性化阅读网站越来越多。这原本是我突来来的灵感,打算在下一次写博客时当作素材使用,可当写第一段时就感觉很困难了,但想还是多看看相关文章扩充一下知识吧,可谁知道花了两个多小时,憋出了800多字,狗屁不通,突然发现这并不是我所擅长的东西。于是删除,写下了本文。
二年前,我写了《相似图片搜索的原理》,介绍了一种最简单的实现方法。昨天,我在isnowfy的网站看到,还有其他两种方法也很简单,这里做一些笔记。两个特征矩阵的不同之处越少,就代表两张图片越相似。这可以用"异或运算"实现(即两个值之中只有一个为1,则运算结果为1,否则运算结果为0)。对不同图片的特征矩阵进行"异或运算",结果中的1越少,就是越相似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