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招经验——写给找工作的同学们

|  阅读量 | 分类: 好文分享 | 作者: 卢松松 | 时间:2014年04月01日 11:14

上周五到周日,72小时内连续参加了北大、武大两场校园招聘会,笔试面试了一百多位同学。见到很多很不错的同学,在学校里就积累了相当的见识和经验,也见到很多很可惜的同学,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没有走完招聘流程。下面我结合公司的校园招聘安排,给各位找工作的同学一点建议。

校招经验——写给找工作的同学们 IT职场 好文分享 第1张

校园招聘的第一个环节通常是笔试。因为收到的简历太多,用人单位希望用笔试高效地筛选出符合基本需求的同学。笔试的题目一般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以下展开评论。

客观题考察的是基本的数学和逻辑能力,具体形式是简单的逻辑推理或者数学计算,有时会安排一些干扰因素。这类题目或许有题库可供参考,但用心一点的笔试卷往往不会采用题库上的题目,或者即便采用也会加以变化。不过通常来说,都不会太难。我相信,只要在学校里认真、严谨地学习过一定数量的课程,应付这类题目都不在话下。从我们招聘的实际情况来看也是如此,不少学文科的同学甚至取得了客观题全对的好成绩。这充分说明,基本的数学和逻辑不应该是理科生的专利。

主观题考察的能力要更加多样化一些。不少同学都知道,主观题会考察归纳、把握、叙述能力,一般会让应试人员总结由多种情况、多条线索构成的复杂问题。这时候不但需要能认清各个因素,还需要分清主次,加工之后再复述出来。但是,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或许在学校养成了“解决给定问题”的习惯,所以很多同学直接钻到具体问题里,觉得问题特别困难。其实,更重要的是“认识和定义问题”。也就是说,这类题目在设计时,会刻意考察应试人员理解问题核心的能力。而题目里最后的那个问句只是特设的局,并非真正的问题。如果一上来就自行入局,结果很可能就是“当局者迷”了。这时候不妨静下心来,认清整体形势,梳理来龙去脉,即便你的答案偏离了表面的问题,却指向着真正问题的核心,而这正是出题者非常希望看到的。

笔试中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时间的分配。我发现很多同学到大学毕业了,仍然习惯从头到尾做试题,结果笔试时间到了,还只答完一小部分题目,更高分值的题目都空着。与学校考试不同的是,通常招聘的笔试卷都不会给出特别充裕的时间,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时间的分配。比较好的办法是,一拿到笔试卷,就从头到尾看一遍,再定出时间分配的方案。这样,不会在难题上耽误过多的时间,也可以把时间分配到分值高的题目上。

笔试通过之后,往往会安排群面。我们的群面里有个环节是用英文回答“迄今为止,自己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不少同学似乎完全没有听懂题目,直接用英文做自我介绍(这或许是因为看多了面经,只准备了英文自我介绍的缘故),这样当然不会拿到多少分数。我希望各位同学从进大学就能认识到,英语能力很难靠短期突击提高,主要得依赖平时长期的积累。还有些同学听懂了问题,但给出的答案是“我最大的成就是我考上了大学”,他们的英文表达不可谓不流畅,但这样的答案也不会拿高分。因为这个题目不但考察同学的英文水平,也从侧面反映其视野。用我一位朋友的话说:“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最大的成就是考上了大学,也就是说人生的巅峰在于高考,之后四年没有取得更多成就,完全在走下坡路了”。我不要求每位同学都能说出骑行去西藏、组织同学完成社会实习、自己去国外交换之类的答案,但是即便把考上大学视为最大成就,我也希望你能有信得过的理由,比如你有非常宏伟周密的计划,考上大学是这个计划的必要基础。

群面的另一个环节是无组织小组讨论。这是群面中的经典安排,很多同学对此已经烂熟于胸了,也知道一开始就要“跳(出来当)主持”。但是很多同学只是单纯为“主持”而“跳主持”,第一缺乏谦让妥协的精神,第二也影响了团队协作的表现。甚至即便没有当到主持,也要想方设法表现自己的观点,吸引面试官注意。在我看来,一个团队里必然有不同的角色,有人主持,有人计时,有人贡献关键意见……面试官在观察的时候,不会也不应当只观察主持,而会仔细观察各个人的表现,衡量他们与目标职位的匹配程度(比如客服岗位,对态度的要求就高于对领导力的要求)。所以作为面试者,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到底担任什么角色,一方面取决于对形势的判断,另一方面也依赖于对自己的认知。所以对于团队的讨论,既不能完全不做贡献,又要避免过度的干扰。这种认清形势、把握分寸的能力不能从面经中得来,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锻炼和培养。

通过群面之后,就进入到一对一面试的环节。这个环节因为和面试官有直接、密切的互动,所以应当尽量诚实回答,否则哪怕你已经把答案背过很多遍,也容易露馅,因为面试官往往会抓住你论述中的某个环节一路问下去,这种情况就不是事先背诵能够应对得了的了。当然,要想答好,也不能仅仅依靠诚实。反应速度和知识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后者。根据我在北京和武汉面试的经验,北京的同学知识面明显要宽阔一些,主要表现在对一些新鲜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上。比如团购这种新鲜事物,武汉的同学大多处在用过、知道的水平,但对于团购业务的来龙去脉则不是很了解,而北京的同学即便没有团购网站的实习经验,也能大概说出团购业务的开展流程,这或许与大家日常接触的信息有关。不过我觉得,如今咨询这么发达,即便身在武汉,平时多看看《第一财经周刊》之类的杂志,在这些方面也不会比北京的同学差太多。也就是说,即便你身处的环境不那么发达,也完全有条件多努力,缩小见识和理解的差距。

本文作者:Yurii 文章来源:乱象,印迹

顶: 4 踩: 3

来源: QQ/微信:13340454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