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商行业刷单的的现象,几乎摆到了明面上,本来只是电商圈子里公开的秘密,这下闹的人尽皆知了,其实刷单不仅仅只存在于电商行当、流量明星们的水军接机、网红奶茶店的日常水军排队等等都是这个套路。
那为什么就电商的这个刷单,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了?
私以为大概有以下两点原因:
1,是为大幅度的收税铺路;
简单来说这事儿,跟崔永元爆料范冰冰偷税漏税是一个意思,如果崔只是硬刚冯,了不起只是私人恩怨,就是普通人打架不动刀一样,只是民事纠纷。
而一旦动刀那就是动铁为凶,就是刑事案件,上升了一个维度,自然就更严重了,从这个层面来说,崔永元确实是懂得借力打力的聪明人。
因为偷税漏税是个很严重的经济犯罪问题,比斗嘴吵架可严重多了,况且里面也有个利益关联,可以为后期的明星税收,鸣锣铺路,结果也确实反映了这一事实,崔永元闹完之后,明星的税收,一下从0.5%猛涨到42%。
《焦点访谈》不会只是为了揭露刷单这个事儿,最重要的是开个口子,好为后期的税收铺路,电商行当恐怕是也难逃这悬在头上的一“刀”了。
2,是作假还不赚钱,只是苟延残喘;
“不想等死 就得刷单”这是《焦点访谈》里一个电商卖家的吐槽,这话其实还有后半段,那就是“不想等死 就得刷单,而刷单就是在作死”。
这tm就尴尬了,偷东西虽然是犯罪、德行有亏,好在自己饱了肚子,但这个刷单,刷的热火朝天,电商卖家们却仅够糊口一般苟延残喘,像旧时的佃户一样,忙的昏天黑地,三餐下来勉强稀粥管个半饱。
这个怨气就太大了,加上ZF这块儿税收的缺失,电商买家也对假货横飞、服务缩水的日渐不满,有官方牵头,舆论乍起也就见怪不怪了。
小可无意扯什么市场、经济、民生等问题,毕竟不是专家,但好歹从事了五六年的电商行当,正好顺着这个势头,分享下我对电商卖家们当前的一些看法、想法。
商家吐槽的“不想等死 就得刷单“,什么“刷3卖1”,一股无力改变现状的焦虑,跃然脸上,想必有些朋友们,也许要说了,“你可以不干呀,又没人逼着你干”。但这个世界最怕的并不是绝境, 而是半死不活的纠缠,如同鸡肋一般,让你发不了多少,也让你赔不了多少,貌似活不下去,咬咬牙也还能支持一下下。
最最关键的是,已经投入了这么多时间、人力、钞票,且不说改什么行想好了没有,就算想好了,贸然改行的风险,可比维持现状的风险要大的多,壮士断腕的勇气,可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那回到本文的主题上来,这群电商卖家们为什么这么难做了?刷3卖1的焦虑,又是为什么了?
其实很简单,因为你只做容易的事儿。
也许有人又要说了,现在做电商还容易啊,选款、包装、拉新、转化、发货、售后等等流程,哪一样是容易的、简单的?
还真别怪阿舟我说话嘴毒,太拉仇恨,确实是容易的,因为只要有“模板”,上述的这些流程,都可以套路化、流水线操作的。
而电商这么多年下来,基本上相关操作、相关“模板”都模式化、固定化了,入行肯钻研的小年轻都可以“门儿清”了,当前像美工和客服等岗位,连智能al都可以来抢饭碗了。
当然我说的是容易,并不是指电商运营日常工作的那些事儿,而是指习惯性的“抱大腿”、习惯性的“依赖成瘾”。
什么是“抱大腿”?
简单来说就是死死抱着某宝等电商不放,想想为什么会有“不想等死 就得刷单”,为什么会有“刷3卖1”的焦虑?
归根到底,其实就是平台流量的依赖成瘾,就是平台转化模式的依赖成瘾,说人话,就是习惯于花钱去买某宝等平台,购买已经圈好的客户流量,习惯于某宝等支付平台,消费其已经沉淀下来的品牌口碑。
这个问题最核心的地方就是,流量也好、口碑也好,都是别人的,你没有丝毫的主动权,看似拿的容易,花点钱就可以,但你可以,我也可以,产品同质化的你,并没有丝毫的竞争优势。
况且你在某宝等平台里的挣扎存活,其实并没有丝毫品牌积累,价值积累,消费者记住的只是某宝等平台,某种意义上来说,跟给大户打工的佃户并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别拿什么“直通车”开车小能手的牛B效率,什么“钻展”小王子的高效投放性价比之类的投放技术,来说事儿,这不是你可以赖以生存的优势,更不是你可以去同质化产品竞争的优势。
先别说什么此类浅显的技术,在浩瀚的从业人群基数面前是个渣,就是某宝稍微改几个参数,修改几个政策,一切都得重新来。所以说技术、尤其是这种浅显的技术,可以了解,万不可太当回事的缘故就在这儿,一是太容易,二是时效性也太快。
至于为什么要刷单?
还不就是为了在一众同质化产品里,因为销量爆表、好评众多的因素,获得买家“从众心理”的青睐而选购吗?当然也还有平台和环境的因素,别人都在刷,你再坚持,无疑是自己找死。
某宝之类的平台电商,之前刷单确实好做,商家少、买家也没被各种稀碎平台瓜分走,况且平台相关规则也没完善,大把漏洞可以钻,大把流量可以抓,供远少于求,所以确实很好做。
但现在了? 两个字“呵呵”。
没办法,这个社会变化、更新换代的太快,老套路、老模式不更新,还想靠着老本儿吃饭,根本玩不转。
像之前“贵人鸟”之类的老牌子,老套路就是央视砸广告,名气口碑起来之后,再落实分销渠道。
市场缺口太大,竞争几乎没有,谁能先进来,谁就是王者,现在了?看看后期的某宝等平台,其实只不过是历史的又一次重演,不同的只是换了参演角色而已。
只做容易的事儿,只想简单花钱就可以买流量、买服务的搞定一切,在当下的市场竞争当中,其实早被淘汰了,因为只看本钱这个竞争优势的话,总有比你有钱的土豪。
那该怎么办了?我的想法建议是,做IP、做粉丝、做内容;
当前国内产能严重过剩这是事实,花钱做广告,让自己出现在用户面前频率的高一点、出现的时间长一点,砸钱找刷手刷销量,打造自己打款的热销气场等等,有用吗?
貌似有点用,但问题在于,广告的成本过大,你投入在后端的售后服务,前段的产品更新升级、产品包装优化等等方面的投入成本就没了,那可真就是在温饱线上恶性循环的挣扎了。
其次,对于用户而言,对于消费者而言,实际体验只会越来越糟,因为钱花的越来越多,产品和服务的体验却越来越差,就算勉强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但也很难在当前这个同质化竞争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而做IP、做粉丝、做内容了?
明显不一样了,举个例子,哪怕这个东西某宝上到处都是,你还在犹豫观望,但你喜欢的明星刘亦菲推荐了下,或是稍微介绍了一下,你也许就马上去买了,这就是IP、粉丝的力量。
当然也许有人要说,这不就是明星效应嘛,明星的号召力自然不一样咯,其实意思是一样的。
举个例子:这是我日常监控的几个大号之一,从零开始运营了20个月,84W的粉丝,但70%以上的都是女粉;
(PS:为避广告嫌疑,马赛克处理了下)
这个牛人就是靠这个84W的大号,几乎养活了他大半个公司,从而还孵化了自己的几个零售品牌产品,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个什么事儿了?
1、粉丝的粘性和复购率;
不同于某宝等平台,多年生意做下来积累的用户量,其实并没有什么鸟用,因为你所谓的老用户,对你压根都没什么印象,重新唤起的成本高不说,转化效果也差。
其次某宝等平台,用户的购物习惯大家都懂的,大批量的都是通过搜索筛选,当然也有从收藏和购物记录里二次购买的,但对标这些KOL来说,这点复购的量完全不够看的。尤其是微信平台,大多在微信平台做生意的朋友都知道,微信的复购和粘性确实要比大多数电商平台强悍的多。
当然最重要的是,卖家们的最大的开销-- 广告成本,运营成本对标某宝等平台的成本,几乎少的可怜。
2、内容转化效果;
内容电商的转化效果有多强悍,不用我多说了吧,不是很了解的,我可以简单举个例子;
如果你要买手机或其他3C产品,是不是会习惯性的浏览一些数码产品评测的视频和文章?其中的佼佼者王自如,几乎已经被各大手机厂商包圆了,为什么?
因为他评测产品的好坏,已经很大程度影响了各大手机产品的销售效果,这就是我说的个人IP的力量。
这是个人IP下的内容转化效果,单纯从内容出发,其转化效果也是杠杠的。
排除拼多多七八线的乡镇精准用户不说,大多数人对于产品的要求,已经是越来越高,还像某宝式的柜台货架式出售,用户还没来得及了解到你产品,你产品的优势特性的时候。就在那么几秒之内,你已经被PASS掉了,多冤啊,明明下了那么大功夫在产品身上,但却没办法让用户知道。
(图为礼物说网站的文章页面)
而内容营销的转化效果不同,以用户的使用场景和刚需痛点出发,确确实实站在用户需求的角度,比柜台货架式的被动贩卖,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3、用户积累,用户池;
某宝等平台给我的感觉,最大的弊端就是用户积累问题,花钱砸广告买流量,如同饮鸩止渴一般,佃户的生活是手停口停,某宝等平台的卖家,几乎就是广告停,流量停,全靠新客户在撑门面。
怎么解决了?
做IP、做粉丝、做内容,自建用户池。我上面举例的那个84W的KOL大号,就是这样,手上握有这么多高质量、高粘性的粉丝用户,做什么都不慌,像多金的汽车领域,美妆、母婴等领域,这一两年我所知道的,都已经有好几个个人品牌、公司品牌融资上市了,比如“有车以后”,像“同道大叔”的创始人蔡跃栋,更是直接被3亿收购。
当然我相信,看到这里,总有人会说,“哪儿有那么容易,自己不漂亮、没文采、这也不会,那也不懂,没钱啊?没人啊?没人手把手教啊?”什么的。
我一直深信一句话;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永远都是有门槛的,
真正值得拥有的东西,永远是来之不易的"。
如果只想靠行业风口,和社会规则,就想投机取巧一般逆袭成功的,无一都失败了,就算偶尔有一二个例,也很快消失在人群中,不会比秋后的蚂蚱多蹦跶几天。
能赚一时没什么,能赚长久才是王道,所以咱们自己先要有价值,而这个价值,不是你简单花点小钱就能买到的,是需要你后天刻意去练的,吃苦受累去磨的。
王思聪够有钱了吧,有条件去浪了吧,但人家留学读书的时候,门门学科都是A,懂敬畏,有取舍。
为什么他这个富二代不招人仇富?反而还很招人喜欢?那些屌丝气质,喷人的对象等等有利于他的东西,其实都是之前学习生涯的一个沉淀。但可惜的是,大多数只会看到这个“富二代”的光环,因为这个简单、容易嘛,会精准投胎就行,有个好爹地就行。
而很多家境一般的普通人,却习惯于吃各种容易饭,眼高手低谈不上,投机取巧也还凑合,但却总是习惯于把自身的成败命运,全部绑在别人的身上,长此以往,不吃力才怪、不难受才怪、不被淘汰才怪了。别只做容易的事儿,别只做没门槛的事儿,多尝试一些对你用户有价值的事儿,哪怕很难、很吃力,这才是让你有价值的方向。
其实所谓焦虑,大多时候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行动起来,让自己在有价值的路上忙起来,这个焦虑效果会好的多。
你不妨一试。
-THE END-
作者:阿舟 来源:王炸舟刊(ID:wangzhazhoukan)
顶: 2 踩: 1相关阅读:
来源:卢松松博客 QQ/微信:13340454
3000字长文“狂喷”电商行业刷单焦虑
| 24097 阅读量 | 分类: 经验心得 | 作者: 读者投稿
相关文章阅读更多:IT职场 百度 心情感悟
- 2025-03-06 干就完了
- 2025-02-21 为什么富人看上去很和气
- 2025-02-19 谁能持续输出,谁就是王者
- 2025-01-17 盘点近些年互联网创业中的那些常见“套路”
- 2024-12-26 精准引流就是不断释放客户需要的价值
- 2024-12-16 现在国内真的是通缩
- 2024-12-16 住酒店潜规则
- 2024-12-12 做项目到底有没有标准答案
- 2024-12-07 英伟达的AI研发中心将会给越南普通人带来什么?
- 2024-12-04 当你熬不下去了,请看看这8个人
- 2024-11-25 不该折腾的时候,躺平就是躺赢
- 2024-11-25 国运如此,人运奈何
- 2024-09-25 在经历过大起大落才明白的这6个道理
- 2024-09-24 以我为戒,千万不要在人情上太傻,最后只有自己难受
- 2021-09-08凡是在卢松松博客投稿的作者都有机会得到IT类图书哦!
发表感想加入微信群
点此登录松松云平台免费认证
爵士芭家具
纸线板
点进最赚钱的项目
臭氧发生器
公众号加粉小程序推广
掘金博客
萧桦民
素材火
金融软件
锚文本外链大全
金鼎保温
就是圆愿快赚了
P2P理财
电商系统
小菊居
公证云
液压工具供应商
在家赚钱网
搜程快排精灵
天驰液氮罐
郑州除甲醛
公众号加粉小程序推广
珠海健身教练培训
百度云加速
读杂志
罗中中博客
新手必备兼职赚钱软件
新人赚取第一桶金的财富宝典
周松松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