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文章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与卢松松博客观点无关,希望读者明辨是非,谨防上当受骗!我们的编辑会把优秀的文章转载自此,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您的版权信息,请与我们联系修正或删除。投诉邮箱SongSongTouGao@qq.com
作者网站:https://lusongsong.com/tougao.html
为了保护Chrome和自家搜索引擎的用户,Google推出了可在屏幕上显示警告信息的“安全浏览”功能。当用户访问某个被标记为不安全的网站时,就可以看到这一提示。然而狡猾的恶意站点想到了规避Google检测算法的方法,比如老实一阵子,然后又出来祸害人。有鉴于此,Google在本周一宣布了检测算法的一个变动,将矛头瞄准了屡犯不改的站点。
中国互联网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市场,facebook和twitter无法进入,进入过的google又中途离场,而唯一留下的电商巨头亚马逊却无法立足。
可能是你买烟买酒买水果、买路边摊和在菜市场里买菜的时候,也可能是在餐厅里吃饭在发廊理发在夜店门口买票入场之时。现在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甚至非一线城市,你几乎可以不带现金出门的过完一天,微信支付用鼓励金的方式劝你多在门店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宝则用芝麻信用和积分来激励你的消费。
零点已过,天猫双十一狂欢节的交易数字不出意外地冲上了一个新高点,1207亿。在11月11日下午4点,在深圳龙岗体育馆媒体中心,阿里巴巴例行向媒体发起了一场猜交易总额的活动,“喊价”甚至一路飙涨到1580亿。按照双十一历年增速测算,每个人心里都有个结果。
这个话题,之前有过讨论,也经常被一些职场人问到,根据小编对身边同事的了解,分享一下个人对这个话题的看法。无论是公司HR,还是专业的猎头,对应聘者非常看重的一点便是“忠诚度”,因为一个企业不希望辛辛苦苦培养的员工,却为别人做了嫁衣。
微信小程序最近开放公测了,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开发者都可以申请小程序开发者账号了,但这一次媒体的声势却没有像小程序几周前刚刚被公开出来的时候铺天盖地那样轰动了。
一年一度的双11又落下了帷幕,结果其实在开始的时候就注定了,天猫破1000亿是必然的事情,我想只要是从业人员看看前两年的数据就可以预料的到。自从2009年光棍节天猫(那时还叫淘宝商城)推出购物节以来,每年的双11就从虐狗节变成了剁手节。每年不断刷新购物记录,参与的商家越来越多,近两年线下的商家也纷纷加入,真的变成了一场全民狂欢的盛宴。
今天,看网上有人推荐《沸腾十五年》,讲中国互联网从发源到现今。有人有如此梳理,自己本来也想梳理一下中国互联网这么多年,到底是哪些公司出来了,为什么会是他们出来了。他们的出来代表着什么趋势,他们一串串的 连接闪现不同类型的公司有不同的潮流,到底暗示着什么趋势。下一个趋势是什么?当时他们出现的历史环境是什么?以后会不会再出现那样的环境?
二十多年前,农民老邬服从了命运:退学,去南方打工,再回到家乡。在重庆山区一个小镇,他开了个小店,然后互联网兴起,他意外地做起电商,随之成了县里的大红人。现在,他正在学习当一名企业家。互联网如何改变了重庆山区一个普通村民的命运?
前段时间,一篇《我卖了北京的房子,移居大理后……》的文章在朋友刷屏,看似不理智的选择道出了一线城市的中青年们的切肤之痛。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也难怪“逃离北上广”流行起来。
前一段时间,笔者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上专门写过花钱的方法,提出过要在时间与效率、在实现自己的目标、在雇佣上面花钱,以及为未来花钱的四大方式,文章出来之后反响很大,但是很多读者觉得这四种方法依然比较抽象,如何花钱这件事依然是那么渺茫,机缘巧合下笔者看到了著名日本金融学家野口真人先生的书《学会花钱》,笔者想结合野口先生的理论,具体来讨论一下花钱到底该怎么花?如何让你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变成你未来的财富。
早期,除了马化腾(当时,我曾派了一个副总去收购他的公司),李彦宏、陈天桥、马云这几个创始人,大部分都有神交,或者在会上见过。对于这四个互联网公司的十年,我觉得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腾讯有过找不着北想卖掉的时候,李彦宏应该说到2003年还没有想过今天所谓搜索模式,他一开始做软件,做B2B模式。他们应该说都在摸索,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行,没有放弃。
我们每一个上班族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不上班。但现实很残酷,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放弃稳定的工作,成为一名自由人。
李明远的事情出来后,第一时间浮现在我脑海里的,是大概两三年太平洋上一艘缓缓行驶的游轮。中国游客几乎挤满了所有牌桌,都想着在这个无拘无束的公海上,大施拳脚,尽情释放压抑已久的豪气。
如果只看微信公众号、微博大V、直播红人的造假行为,只能看到简单的操作,比如公众号刷阅读量,刷点赞,直播通过机器或者水军制造假观众。深层次上,我们需要从数据造假黑产业的技术内核出发,回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才能透过表面看到数据造假给互联网行业带来多大的影响和破坏力。
如果不考虑金钱的问题,给你想要的自由,你究竟会做什么?有人想去环球旅行,有人想去进修学习,有人想狂买房子尝尝当包租婆收租子的滋味,有人想开一间自己的店每天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些想法都很好,只是太过虚假,让人觉得不切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