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20岁,考上了大学(大专),带着家里亲戚凑的500元,凭借自己理解可以助学贷款一个人去了成都,也是第一次出我们市。
这样一顿操作下来,300元的羽绒服变成了120元,而120元的羽绒服利润变成了80元,抛去广告成本40元,我还能赚你40元。
这篇文章会帮助你突破找细分领域、选高客单价产品的瓶颈期。
其实我不喜欢看热点新闻、也比较反感这些,我只想把公司运营好,找点创业方向,只想关注自己的领域、但无奈,现在的创业方向发生剧变,容不得你关注细分领域。我只能从泛流量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星半点客户。
一方面说要把民营企业家当成我们自己人。结果企业家真把员工当自己人了,就开始这样搞。 这也别怪民营企业开始集体躺平。
你能住这种家属院吗?你住不了。 你能在大学期间就去这么牛逼的企业工作吗?不能。 你能在毕业三年的时候,借到30万吗?不能。 12年的寒窗苦读怎么能比的上人家三代人的努力?
这几句话是钟睒睒在11月19日赣江某活动上说的:(1)我永远不会去做带货,我也看不起那些直播带货的企业家。因为我认为那些企业都是平面型的,我们这种企业是垂直型的, 我有根,那些人没有根。(2)现在大家对商人要求太高,以爱国名义不分青红皂白,太伤人了!而且他说自己挣的钱全部都留在国内,一分都没转移出去。第一句话解读:瞧不起直播带货的企业家钟老板低调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争议性的言论出现了,直播带货就是low啊。直播带货会伤害消费者和制造业,他说的不是厂家直播,而是企业家带货。钟睒睒说有根,这个“根”是
开店越来越多,倒闭的也越来越多,价格战愈演愈烈!
消费觉醒也行,市场恶化也罢,总之,游戏变了,电商平台人群红利逐渐结束!而这种变化是不利于屌丝商家的。
慢慢的,屌丝就会围绕百度去做生意了。 只是这几年中小企业倒闭的太多了,没人敢创业了,只能说是点背。
一个经营了12年的民企老板将企业关停了,他说终于结束了以贷养贷的日子,结束了不踏实的生活,现在放下了包袱能睡个安稳觉了。
经历过创业,也见过许多博士教授朋友创业,大部分不太成功,甚至相当多是失败的,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任何新项目,一定要做好调研,同行调研,市场调研,客户调研。没有充足的调研和验证,一分钱也不要投进去。
凡是做的大的公司一般员工都非常稳定,很少跳槽或离职的,有的员工在这个公司都干8一10年多的是,员工待遇也好,员工和老板关系很融洽。
如何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又让团队一直保持做下去,有更多优秀人才进来又不流失呢。
我对于圈子的理解,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觉得圈子非常重要,一定要挤进优秀的圈子,宁做凤尾,不做鸡头,这样哪怕自己什么也不是,也可以被那些牛人带起来。结果,很长一段时间我都碌碌无为,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