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90后这个标签当成创业的资本,不要把所有希望放在融资上,那些来自XXX公司的高管并不能帮助你什么,还有就是要找个认可你的投资人。其实大多数90后都是天不怕地不怕,但这也是我们90后的弱点,太过于自信。其实自信在创业中是非常好的鸡汤,但是一旦碰到某些在市场上摸滚打爬多年的80后老油条,我们只要默默敬仰的份。我就是和一个认识不到一星期80后合伙人,听他说了几天的鸡汤,看他画的大饼,以及那全球最创新的idea,带着我所有的积蓄,以及4张额度将近50万的信用卡来到北京,可三个月后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差点饿死在北京。
本周是科技媒体虎嗅在新三板挂牌的日子,本来对于一直不太景气的媒体圈来说,这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但是在科技自媒体里面却引发了一场争论,不客气的说甚至是撕逼,争论的最主要的几点包括盈利模式,与科技自媒体作者的关系等问题。是非对错暂且不论,在这场争论中,不管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甚至泼脏水的,各有各的观点。很多人认真的或若有其事的分析着虎嗅的招股书,有人甚至说虎嗅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殊不知,最危险的不是虎嗅,而正是议论虎嗅的科技自媒体这个群体。
发现很多朋友创业的心里很矛盾,既有创业单干的激情,同时又有担心失败后悲惨的命运!所以很多朋友思考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决定等等再看,一月过了一月,一年过了又一年,岁月流逝,光阴不再,沉浸在打工的生涯中难以自拔,结婚供房,身上的经济枷锁日益沉重,无力再搏,最后只好认命,打工一辈子。
我之前曾经写过一篇讲述自己创业路上黑暗日子的文章我创业1000天以来最黑暗的一夜,获得了大量的创业者共鸣,可是和我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比起来,我所经历的,却又算不上黑暗了。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创业者,跟大多数创业者一样,创业初期很艰难但靠着不错的产品和口才还是拿到了投资,本以为接下来公司正要起步,一个意外发生了.....
很多人其实到现在也没弄明白他们是怎么赚钱的,很多人都会把自己成功归结为能力的结果,事实上这个是最大的可悲……靠能力赚钱,是一个弥天大谎!我自己一直在反思这些年里的很多事情,突然发现所有的成功失败,很大程度上都不是我自己个人能力决定的,而是很大程度上被大趋势给决定了,突然只是因为觉得我这个人能力不如别人,勤奋不如别人,运气不如别人,我凭什么跟人在一个能力充分竞争市场上赚钱?
关于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观点有很多,有些说要有十项技能,有些说需要有三个条件,有些说需要做到十五点,等等等等,致使我们看完这些心灵鸡汤后感觉自己已经具备这些素质了啊,这十个要素里面已经具备六个了,剩下的还不好解决吗,这样四舍五入的想法,相信是在我们受了十多年的义务教育之后,必备的技能。那么,既然我说创业者只需要具备一种素质,那么是否有了这个素质就一定可以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了呢?
你们不是搞上门 O2O 的么,怎么还没倒闭啊?这是一个心直口快的朋友前两天问我的,我觉得特别有代表性。前段时间突然起来了一股批判 O2O 的风气,好像不骂 O2O 你就不是干互联网的一样,就像今年上半年那股不夸 O2O 好像你就不是干互联网的风气一样。在这期间,功夫熊被当成软柿子的代表被彻底的黑出翔了,一堆 “疑 XX”“传 XX”“爆 XX” 被小媒体写出来后又被门户转了一个遍。
以前,我经常劝一些牛人,特别是技术牛人创业,因为在我眼里,这个世界机会太多,成功案例太多,总是替朋友们错失机会而可惜。(咳咳,其实我也一样)。但最近,我突然觉得,现在的环境下,对于某些类型的人才而言,创业未必是最佳选择。两个月前,一个技术大牛听说我恰好在上海,特意从杭州跑来跟我吃饭,这个家伙曾经是一家互联网巨头的架构师,当年因为看中游戏的创业热潮。
前言:本来这篇文章10月份就要写的一直拖到现在,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这次的线下聚会活动,为了在线下交流不让大家失望,所以留到了现在才发,相信认识我的都知道,我做贴吧时间比较长,经验还算比较多吧!我初中文化,文笔不好,所以我们开门见山吧!下面我就来分享这个干货吧!今天讲的的这个案例的是我给一个客户策划的一个文案,其实就一个帖子,那么在这里我先给大家分析一下,应该怎么去挑选贴吧。
硅谷思想教父凯文?凯利一直在强调“边缘创新、边缘革命”,位于大中华南边的广州,一直以来都保持着来自民间的创新活力,成就了诸多草根创新创业者。他们的创业故事没有北派创业者的宏大壮观,却有着南派创业者细腻真实、低调稳重的特征。今天便以1号货为例,一个广州本土萌生的 “互联网+大运输”行业的典型创业项目,从其市场根基到创始人特性再到成功路径,来分析典型南派创业者的基本特质——低调实在。
2009年,谷歌adsense联盟广告账户被毫无征兆的封掉了,可惜了我账户里面的1300多美金,至此我的100多个垃圾站的也停止了更新,我这个垃圾站站长也干到了头。空闲下来,用这两年攒的钱付了首付买了一套房子。2007年和女朋友从大学毕业带着200元就漂到这个城市,从住地下小旅馆开始,女朋友抱怨说有个独立厨房可以做饭就好了;
2015年1月30日,我在朋友圈更新了一条内容,附了工牌、工位照,写上:青春不老,斗志永存,愿大家好。这条内容获得了我有史以来的最多赞,也进入了一个小周期:持续地回答很多关心关注我的朋友,为什么我在一个很明确的上升期(个人和业务线皆如是),离开了BAT体量大平台,进入到了一家听着苦哈哈的创业公司——人人车,做着看着仿佛有点low的二手车项目,从生态平台建设,开始了接地气的o2o之旅。
阿基米德说过给他一个支点,他就可以支起地球。那么事业上的支点是什么?可以支撑一份事业的支点是什么?想了很久突然想到马云和孙正义共同讲过的东西眼光。能支撑起一份伟大的事业的支点重要的不是小聪明也不是一时的成败得失而是穿越时光的眼光。前几天看图王分享的一些日志,有句话觉得说的非常好,你现在做的事情,假象一下五年之后会是什么样子,会是什么样的一个需求。或许会是一个指引。移动互联网五年后会是什么样?app 和 h5? 会如何发展?
从网易有道离职一段时间了。LP和tt都说最好不要写前公司的总结,写好写坏总有人来找茬。但是我想这毕竟是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代表着自己这些年的观点。自己应该总结一下,与他人无关。可能再过多少年回顾一下,也会觉得荒谬无比。网易有道之前是一家不错的公司。但是近几年不知道是产品不给力还是管理层的问题。整个公司的状态越来越不好。员工很难撑过3年。这里并不是黑网易有道。
曾经,“逃离北上广”成为年轻人中一个口号式的选择,但是,这个口号根本就没喊上多久,就没人响应了,因为,“逃离北上广”的人又都回来了。只有“北上广”加上深圳,才聚集着中国最多的资源、最好的机会,逃是逃不掉的。那么,只有“拼”,拼就拼一个星光灿烂。滴滴打车与生鲜电商“本来生活网”对交通出行、回家吃饭这两件大事进行联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