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自己绝不是一个天生的创业者,甚至我的一些“优点”恰恰是阻碍我走向创业的“弱点”。所以,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加入一个创业团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们一起去干一件大事儿,而非自己独立创业去做一件小事。
这是一段多年前的回忆录,按说早已不算新闻。但这个与亿万富翁潘石屹有关的故事,却揭示了“富人之所以为富人,穷人之所以为穷人”的秘密。对广大创业者来说,其中的启示永不过时。讲述这段回忆录的是一个叫李勇的打工汉。26年前,他和潘石屹在深圳的南头边关相识,走深圳、闯海南,一起挑过砖,成了一对共患难的“苦友”。然而,如今的李勇仍然辗转各地打工,而潘石屹早已成为SOHO中国董事长,2013年,他与妻子张欣的身家高达36亿美元。
我在经商前,15岁就当兵了,从军17年,做到团职干部,遇上中国百万大裁军,就转业到地方政府,当了两年办公室主任。这两段人生都还算成功:我做到团级职务时,不到30岁,很年轻,几十万部队当中最年轻的干部之一;到地方做官员,职务进步很快,很快做到办公室主任,但我在1988年断然辞官经商。
工作这几年,每年都会有朋友离开北京,每次朋友跟我告别的时候总是让我有很多感慨,问自己什么时候回去。当初毕业来北京没想太多,只是出于对互联网的喜欢,而在老家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公司中跟同事谈起来北京的原因,发现有些人人跟我一样,也有一些人说是纯粹是为了赚钱。
干货:对于一个创业公司而言,用户对产品的反馈非常重要,但是有时候这会让创业者掉进一个怪圈,用户反馈的数据并不能反应产品的真实情况。本文就是一个创业者的故事,他以亲身经历告诉你:用户的言语反馈有时候并不具备参考价值,因为他们的身体永远比嘴巴老实。
说到国内的创业神人,大家想到的大多数是马云,雷军这些天生就有互联网细胞的企业家。不错,他们的成功是大家学习的目标之一,但是如果你能有幸知道国外那些艰苦创业的成功或者不成功的人,你也会被深深的打动。
“人要脸,树要皮”,一句千古流传下来的名言发展到现在,经过无数的加工,从尊严变成面子。从前,人们见面第一句话是“今天,你吃了吗?”演变成“今天,你刷脸了吗?”不止于此,在这个刷脸的时代,名片也傲娇,马云的名片用实力在向我们展现了什么叫“刷脸”。
不知道从啥时候起,兴起了一股风潮,大学生一毕业基本不找工作了,现在都必须得创业。几个朋友一聚会,聊天,你要说你在哪那打工,人家就觉得你没有上进心。没个“XX创始人”、“CXO”、“XX公司创始人”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互联网的。
2015年,一大波中青年开始了离职创业热,他们涌入北上广深互联网创业大潮生生不息。号称是中国硅谷的中关村,随处可见一群人端着一杯咖啡喝一天,逮住天使投资人侃侃而谈不肯放手的情景,他们无不信誓旦旦,自己就是下一个马云。梦想很美好,现实也是如此吗?
今天是2015年的第204天。想一想:到现在为止,你做了什么提升自己的事情没有?现在的你和半年前的你是否别无二致?你混生活,生活可就会混你。别让你的生活一步一步走向平庸。这是一个在Youtube上播放量超过千万的视频:
这个不是啥特别的项目,没啥技术性,就看你舍不舍得你的汗水!只要你真的去干,就能赚钱!这个项目让我们团队在5个月时间内赚了16万!16万多吗?在很多大佬眼里并不多!但是我希望分享出来,让更多的兄弟姐妹赚到钱!
转运,顾名思义从国外把商品运送到国内的一个服务,主要是很多海外电商网站较少能提供直接配送至国内,这时候就需要一个物流转运商把商品给你配送至国内,在海外集货,然后集体运送回国,并清关配送。2011年到2015年,市面上出现了几百家转运公司,公司的规模良莠不齐,提供的业务基本相同。
创业无非有两种,一种美梦成真,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的巅峰,还一种就是失败,一无所有,好比辛苦养的一个孩子突然夭折,创业就好比一条不归路,孤独的旅行,路上荆棘密布的,艰难险阻,但是依然也会有人创造传奇。
要说网站方面的技术,我跟各位站长相比,连菜鸟都算不上!如果非要给自己的网站技术贴一个标签的话,我觉得叫我小小小(此处省略二百字)白的兄弟都是很会奉承人的人。但是如果要和各位站长比收入,我觉得我起码能超过一半以上的人。
本文是我在去经纬投资和他们聊天的时候,速记员帮助我把聊天的内容记录了下来的整理。因为内容量很大,所以速记会有一些记录错误的地方。我想了一下,还是使用原文重新整理了一遍,把里面的错字和错误的数据进行了修改,从而避免对阅读者的误导。不过,仍然感谢经纬和速记的帮助,这确实是我过去十几年创业最实实在在的记录。
十年前我从美国回来开始创业到今天依然是个创业者。三段创业经历,前两段都非常的不成功。第三段美团从2010年到现在发展还OK,但依然是在战壕里。我有很多教训可以跟大家分享,但没有哪一个经验是完全能够适用的。不管是我自己的经验教训,还是其它别人的总结,几乎每一个看似正确的建议,我总能找到很多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