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互联网创业风向似乎开始转变,由于巨头的挤压,很多心怀创业理想的人都开始向往地域性互联网创业项目,例如杭州19楼,这个用Discus!搭建的地方性网站居然能年营收几千万,怎么能不让创业者们心往神怡,似乎做地方性互联网创业项目是个竞争小,收益可观的事。但是,情况真的如此吗?
记得刚创业的时候,几乎是白手起家,老大从家拿出台式电脑,并住在公司办公的小居室,我们则凑钱买了传真机等设备,投入并不大。当时公司的90%的业务都是集中在我和老大身上,我曾经在三个月的时间发展了上百家代理商,老大也是从早期的积累中拉了不少优秀客户。当时别人看到我们这三个中国式合伙人都会觉得我们在一起合作不可能超过两年,还奉劝我早日单干。
互联网有太多一个点子一夜成名的故事,为什么?因为这样的故事大家喜欢看,这样的故事吸引眼球,对公司是个很好的广告,对媒体是很好的收入。这样的故事,现在有很多,以后还会有更多,媒体是要赚钱的,不是给大家指导创业的。作为创业者,大家要冷静的看待各种传奇故事。
ps:我非常欢迎这类文章的投递,没有说教式的内容,有着自己的亲身经历。我非常愿意把这类投稿与广大读者分享。如果你也有类似经历,欢迎到卢松松博客投稿。我是龚燕清,创业者,在上海刚开始创业3个多月,方向为移动互联网。2013年3月,我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这次方向是移动互联网。
无论是“大学生心灵导师”李开复,还是“创业教主“周鸿祎,他们都在不停的奉劝:“大学生不要直接创业,要先进入社会积累一些经验…”,似乎大学生创业或大学毕业就创业,成为了创业失败的另一种说法。但是真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团队的概念和所代表的含义我想所有公司的每一个人员都很明白,无需我在此饶舌。但是很多公司的团队总是业绩平平或是毫无业绩可言,作为管理者或是团 队成员你有想过为什么吗?或许很多人都有考虑过,也想过相应的改良方案,但是最后却因各种原因不了了之,究竟为什么呢?小生就试着来盘点和分析下阻碍团队 业绩的一些因素。
我是西部的一个农村的孩子,很不容易才考上这个大学的,所以,我深深的知道教育对于农村或者西部边远区域的孩子意外味着什么。大学期间也陆续的做过一些创业项目,但是都只是小打小闹,没有像后来一样,做一个在线教育网站这么大的一个概念。
这是关于大学生在电商行业创业的文章,作者通过自己接触很多创业者的经历,多年的电商经验,以及对小M的深度采访,写出了这个系列的文章。对大学生到底应该创业还是应该就业有一定参考,其他想创业的朋友也可以看看。
我不想做现在的工作想法已有很久了,现在想就此请个长假,来专心做网站,觉得自己做发展空间还是会很大,我的年龄已不小,本人38岁,妻子、3岁多孩子,三口之家,本人平均月收入5千,妻子4千多,孩子上幼儿园加上还房贷3千,居住地沈阳,二线城市,消费水平不算高,我厌倦了当前的工作,也不想就此在公司混日子,有自己创业的打算已久,想通过创建网站来实现,想听听大家的看法,给予指点,下面说说我的思路。
A和B的业绩也是天壤之别的。在A领导公司的约三年里,该公司总计亏损一亿多美元,市值跌掉约96%,A最终被董事会炒鱿鱼。而B则在约四年里将其公司扭亏为盈,创造了一亿多美元的价值,最终成功卖掉。怎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难道不是大家都更喜欢A?难道A的缺点错误不是比B更少?难道 A不是个比B更接近完美的职业经理人?
互联网从业者从大城市回老家(二三线城市)后做个地方网站都大多数站长的选择,这就是创业。自己在大城市的见识、资源在加上老家的人脉关系,做一个有影响力的地方网站看似轻而易举。可事实上地方网站的运营远比想象的难的多。最近研究了不少地方门户网站运营的案例,自己挺有收获的,在这里也分享给有想法回老家创业的朋友。
提醒一句:一些业界大佬为了让融资的过程有故事性,往往会编造出一些扯淡的戏剧效果,但这事儿就当个故事听就行了,千万别跟着学。什么马云在厕所六分钟搞定孙正义,陈一舟在厕所只用了五分钟就从孙正义拿到投资之类的,你要是听信这些段子也跟着投资人去厕所…那没准儿就有别的故事了,肯定不是和投资有关的。
其实圈子没那么神秘,如果互联网创业仅仅是“圈子决定论”,那世界上最牛逼的互联网公司都应该产自天朝。圈子也不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组织,当下硅谷几家著名的创业公司,其创始人及背后的投资人都或多或少算是老相识,不是直接的朋友,也有间接的“猿粪”,低头不见抬头见,巴掌大的硅谷更讲究信任关系。
笔者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创业者梦想启航的公司-火鹰科技,很多创业项目都是从我们这里启航并实现,公司业务是做网站建设和App开发,但是就是做这样业务的公司,让不少创业者可以以很低成本地把项目开发出来,所以我见证了不少靠谱与不靠谱的项目,在这里我把看到很多项目不合理和失败的原因分享出来,希望有助正在创业或准备创业的朋友。
互联网发展这么多年,草根站长一直挣扎于IT的边缘化,处于IT的最低层。盈利模式依然是靠广告联盟、淘宝客存活,站长们讨论的内容也多是一个日1万ip的网站一天能赚多少,交流的内容也和互联网最初的模式雷同,至于移动互联网的盈利则是不见踪影。
我始终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我这个本应该是个Loser的高中毕业生,幸运的在最好的年龄赶上了互联网和汽车的飞速发展,并和一群优秀、努力、有原则的年轻人把互联网和汽车结合在一起,做出了一个每天2亿PV和超过10亿年收入(2013年)的汽车网站。趁着自己驾照十年这个值得纪念的时间点,写点关于汽车的回忆,未来有一天翻出来给孩子看看,应该会很温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