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真的很奇怪,当你不是天天想着跳槽,而是开始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并努力深入挖掘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突然喜欢上这份工作了,老板也突然对你青眼有加了,同事看待你的目光也不同了
西部地区某2本学校文科专业,当年50多个同学,毕业后去向铁路局3个,中储粮一个,中铁神马局10几个,选调生3个,村官1个,外资企业2个,富士康伟创立这些企业当初签了5-6个,进机关的也有3个吧, 神马康佳这些企业也进去好几个。
前几年正好有一个项目的机会出差去了一次美国,地点是美国中部的一个2万来人的小镇。到了美国,很多东西跟想象的差不多比如环境,气候。从北京起飞天是一个颜色,到了美国天又是一个颜色,自然环境空气质量,绿地面积等等跟想象中的一样非常棒!想象不到的是哪怕在那么一个小镇像沃尔玛那样的超市有4,5个,当地人的物质生活我觉得也非常丰富,业余生活也非常丰富
08年的帖子,楼主刚毕业在上海通用工作,但接到了东航的电话准备签飞行员,犹豫中。4年后帖子更新,楼主在上海通用已经混上了生产主管,但还是想做飞行员,于是辞职北上,通过培训,已算是小准飞。昨天帖子又更新了,楼主拿到A320执照,马上要首飞了!
搜搜的员工90%不愿意去搜狗,正在和HR扯皮,要高赔偿,能转岗的转岗,不能转岗的估计就撤了。换句话说,大家觉得去搜狗没有前途,要么呆在腾讯,要么不如换个有前途的地方。
不太建议大家把精力放在工作之外太多事情上,尤其是还有巨大期望的。因为这些期望和收益的预期,会打乱你的内心节奏,工作开始不够用心,然后工作态度和效率都会受到影响。最后因为大事基本是很难成功的,所以你一无所获的同时,自己的工作也不会有起色。
从入职第一天,就封你为大中华区销售总监,或者全球发行战略副总裁,全国市场委员会主席。然后没有手下,没有预算,没有资源,没有关系,就一个电话,就尽情施展吧。如果再倒霉点,可能连底薪都是责任的。
在智联投了份开发岗的简历,当天360就打来电话,约好了面试时间。本以为360还在四惠,结果地图上一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搬到东北四环外去了。我家住在西四环,从西到东横穿北京,坐公交倒地铁,地铁再倒地铁,出了地铁再乘公交奔波十公里。心想还是放弃吧,就算被录用,以后上班也够麻烦的。
过了30岁才明白要忘记学习,学习不是目的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过了30岁才明白凑合才是智慧,等待才是本领。告诉自己要提高忍辱功夫,来北京两年来一直向家人借钱还房贷。在路上。
我是一名在IT垂直网站工作了七年的评测编辑,感觉这个行业“路越走越窄”,从同时期入职的编辑来看,出路基本就三个:1.去平时经常和编辑打交道的公关公司上班,完成从乙方到甲方的转换。2.去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门户的科技数码频道继续当编辑。3.去其它IT垂直网站做编辑。
本人87年,出生在北方一座3线城市,从小学就喜欢计算机,现在一个月扣完杂七杂八的一个月到手6000,在一个三线城市,我觉得还算可以,我没有那么大的志向,知足常乐。对于灰色收入,我提醒大家一点,世界上有很多游戏规则,聪明的人懂的规则但不去打破规则,凡事给自己留后路,别被人利用或者因小失大,而且只有你自己知道,凡事不要说破,你就赢了。
我有两个同事A与B,前后相差3个月入职.刚入职的时候A的薪资是B的2倍,此时两人技术能力相当,但是因为B是实习生,所以起薪很低.但是2年后的今天,A的薪资基本上还在原地踏步,而B的薪资已经是A的两倍了.发生改变的不仅仅是薪资,技术能力与综合实力也不在一个层级上了.
先大致说一下吧。在帝都,程序猿,毕业两年,公司宿舍住过,和同事合租过,现在一个人住着一个小单间。刚毕业的时候住公司宿舍,两室一厅的房子,大家在一起都蛮开心的。给他们做过几次饭,说真的,在上大学后就没做过饭,还是之前高考后在家做了两三个月的饭,反正能把菜做熟。大家来自天南地北,坐一块吃我做的菜,感觉很高兴。
话说2年的创业过去了,随着项目的盈利能力越来越弱,基于家庭的压力,不得不暂停创业的步伐,回归到找工作的路程。于是,就有了这两三个月长短性找工作的心得体会。前前后后,三个月时间,面试了10家左右,这里就心情的回忆,花个八小时,一次性把所有公司写完了。以下为各家面试的历程:
中国人这些年把赚钱当做成功标准的最大原因是因为,解放后那三十年被饿怕了,于是在改革开放后就放大了赚钱的作用,所以所有的人都在追求钱。我是80后,比较幸运,没吃过啥苦,所以对钱的欲望并不是太强烈,所以小富即安,还能有角度的事情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2010年12月,大四上学期,没什么课,有课也没怎么去上。那时想到毕业就无比迷茫,耗着时间心里就不踏实,于是这学期还没结束我就离开了学校,跑到南昌(我家是南昌)去找实习工作。到了南昌先去亲戚家住了一晚,由于亲戚家离南昌市区较远,第二天就去找了一个在南昌的朋友(这位朋友是当年在惠州打暑假工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