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比慢好’是谷歌哲学的基石。在这一点上,搜索主管基础架构的高级副总裁乌尔斯·霍尔兹勒,就能解释这一切是为什么了。 选择一个查询,这其中任何一个查询:‘纽约市的天气’、‘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学’、‘2012年超级杯是什么时间?’。现在把它输入到谷歌搜索框里。当你往里输入时,我们就开始预测你下面
一直以来,站长都很关心纯文本的链接URL是否会被百度抓取,现在已经得到百度官方确认,百度爬虫会对网络上的纯文本链接进行抓取,以下是来自百度站长俱乐部Lee的回复! 1,文本链接url地址,百度会发现他是一个url地址并通过这个地址到相应的url地址上去抓取。 2,我们对链接是否应该传递权重,唯一的判断标准是:这个链接是否用户or对方网站真心推荐你的网站、这个推荐,是否对用户有价值。
现在许多web2.0风格的网站都喜欢用“侧栏跟随”的效果,就是当一个页面很长的时候,设定侧栏内容会跟随滚动条,这种效果适用于评论较多、内容较长的网站。 这种特效对提高网站浏览量、文章点击率、广告点击量都有一定效果。 效果演示: 具体实例,请参见网络文摘栏目随机文章,未来主博客不一定会用。 代码如下:
“你有苹果了吗?” 苹果对于人类的影响之大已经不能以语言形容,生活中,各种生活圈子,你可能未必看到Nokia,未必看到HTC,三星,摩托罗拉,但却经常能看到苹果。苹果,已经成为深入民心的存在。 在过去的若干年里,我们的选择很多,而苹果大多是年轻人的热衷,喜欢时尚美丽的年轻人,特别是女性朋友,对苹果尤其热爱,
最近我在GA帐户里创建了一些自定义过滤器以期图解SEOmoz在过去12个月的流量: SEOmoz过去12个月的流量来源分布图,以下按照各流量来源占总流量百分比排序: 搜索流量(谷歌,雅虎,必应,百度等):36.0%,*直接流量:27.7%,订阅(RSS订阅和Feedburner订阅):7.9%,社交媒体:2.5%, 合作商:0.7%,博客:2.0%,论坛:0.7%,点击付费广告:0.2%,其他来源:17.3%。
很早就想去掉51la网站统计工具了,今天一早删除了51啦统计1:51la统计有时加载较慢。从前天开始,博客无法完全打开,经检查发现每次都卡在51啦这段代码上,导致我一狠心就全部删除。2:服务器也不稳定,有时数据会清0,但这种情况很少,3年只遇到过3次。3:与百度统计比较,关键词和流量来源方面,精准度不如百度统计高,有些关键词和来源网站51la统计不到。4:统计图标无法去掉
又是一年愚人节了,好像我第一次听说愚人节这个节日的时候还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大概在03年左右,不知道算不算是OUT的。没想到十年之后的自己一步步走上了做产品的路子。 既然是愚人节,那我们就聊点带忽悠的东西。再说句跑题的话,忽悠这个词是不是从赵本山大叔的小品开始传遍神州大地的?求证。 说到产品是怎么忽悠人的,这里先澄清一下忽悠在本文中的定义:非欺诈,只是略带夸大,俗称吓唬。
很多文章说网站内容最好定时定点的去进行更新,这样利于网站的排名,其实如果你自信研究过很多站点的话,就会明白这其实是无用的。因为有规律的去更新网站内容,只是对于吸引蜘蛛有一定的帮助,主要目的是更好的让蜘蛛了解我们更新的情况从而达到对我们网站收录有所帮助。但是这样去做的话,无疑是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精力,毕竟是需要赶这个点的,不然也就没习惯一说了。并且这样累对排名还没什么太大的帮助,我们从一些新闻站点就可以了解知道的。
随着微博不断发展,各种第三方微博工具大行其道,我们在微博客中看到很多来自第三方程序推送的消息,本文皆在介绍一些免费的运营微博工具。 1:微博内容库工具,内容是一个微博生存的必要条件。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搞微博,怎么维护微博,主要还是不知道微博发什么?所以微博内容库就诞生了,主要目的是帮助需要微博维护的商户和个人提供相关关键词的内容,甚至连图片都帮你选好了。目前有大量的淘宝店主,企业主,网站主在使用。
现在做网站的,很喜欢把自己的站说成是web2.0,最起码听起来很新锐。别的不说,光说对界面设计的理解:国外2.0和1.0有一个典型的区别,就是1.0的站信息很多很海量,2.0的留白很好很强大。于是得出一个结论:web2.0的网站页面的东西都很少。将less is more当成这么做的最重要的理由。少真的就好吗?反过来问,多就是不好吗?拿新闻网站来说,很多人都瞧不起1.0那种布局和信息的呈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