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海淀,招牌掉下来砸到10个人,说不定就有9个创业者。如何在众多创业者中脱颖而出?如何能打造真正的明星级产品?尽在我们整理的《创业者装逼指南》,以下内容纯属胡扯,切莫当真,认真你就输了
15号去参加了百度初级认证考试,几个月前就有参加这个考试的机会,但当时我觉得意义不大,而一旦没有通过,这老脸就丢大了。后来听了一位朋友 的建议,和群里的几个朋友一起报名去考试。可能是低调攒了点人品,过了。当时一起考试的有四个人,工作经验最少都有2-3年,而通过率只有50%,最低分 才40多分。最高分是85分,那朋友以前是从百度出来的,经过一些基础的培训
在中国,对产品之间的互相借鉴有着病态的宽容,也有着病态的苛刻。谈及这个话题,首先得对“产品抄袭”下一个定义。问:仿效人家产品独创性,标志性的细节算不算抄袭?答:算,怎么不算。哎哟,糟了。在APP上成为标配的“下拉刷新手势”,源自于Twitter客户端Tweetie的独创性设计,我记得还申请了专利。但你看现在满大街的APP都下拉刷新
先说说网站建设这行的特点:这行处于生态链的最下游,利润低,成本却高,而且还是每年升高,因为主要是人力成本,回款困难,还要求每月持续有新的订单进入,却无可持续性消费,干这行的小公司众多,大公司不多。 真正做大又赚钱的网站建设公司不多,比如中企动力、中国万网、35互联这些都是上千人的大公司,赚多少钱不知道
戒微博、推特已经两个月了,这是这么多年来我内心最平安、精神最愉悦的两个月,也是读书最多、写字最多、陪儿子最多的两个月。 我曾经是中文推特的TOP20,新浪微博也有4万活粉丝,退出这些服务,在过去的我看来相当于放弃自己的“数字资产”和“社会资本”。 如果说我一天推特/微博都没有用过,对于我确实是一大损失,因为那样我就不会通过它们认识那么多对我深有启发
我是南方人,活到36岁,在北方没有连续待过一个月。从2000年起有三次机会去北京工作,都错过了。没缘分呐。 不过,北京的朋友对我说这是件好事。 朋友说,你以前在杭州城西租的房子120平精装,小区极佳,月租3200元,你知道北京不太偏的地方这房子得多少钱吗?7000!还未必租得到。 朋友说,7000房租也就算了,北京全是黑中介,租房子不被坑几乎不可能。
本文是一个大学生创业的真实故事,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这四年来的一些经历,而故事的主人就是我本人。此文是对曾经创业四年的祭奠,希望对正在创业的朋友一些教训同时能够得到前辈的指点,以及对自己的鼓舞。 2008年,身踹着一千元一个人来到北京上学,开始了自己四年北漂的生涯。农村家中贫困,学费是国家贷款,生活费就是家里带来的一千元
最近在《程序员》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敏捷零售 ,讲零售行业IT的一些新挑战和新动向。文章发出来,似乎反响还不错。其实写这种高观点的文章,我也刚开始尝试。把最近写几篇文章的心得分享出来,欢迎指正。 ThoughtWorks的同事们写东西,技术上的硬东西总是很足的,但经常太聚焦于技术,忘了关注目标读者到底想看到什么。要写一篇看起来牛逼的文章,目标读者就要指向IT和业务的结合部
某天,老家一个大爷打电话给我:我侄子想买房,你是学经济的,你觉得这房价接下来还会不会再涨?我告诉他我不懂,他说:你少给我装,街上开出租的都能说出来个一二三,你一个学经济的研究生你不懂?房地产公司又不是你家开的,今天你必须给我说出来个道道儿。我只好跟他讲:这个真说不准,得看政府,如果政府收紧银根,房价就不可能涨;如果政府扩张货币,房价必涨无疑
这里先介绍一下自己吧,2008年毕业,2006年夏天就开始在一家小公司做职.net(成都亿龙堂)开发,因为是小公司不能解决什么户口之类的问题,毕 业后也就离开这个小公司了,当然到毕业的时候我和其他同学相比差不多也就多了2年的工作经历,我这里只能说2年工作经历不敢说2年的工作经验。如果没有亿 龙堂的兼职可能我就不是现在的我了,总之一句我很感激这家公司,让我做了2年的兼职
IT是一个人才日益紧缺的行业,2012年的人才需求比2011年上涨了将近2.3倍。随着人才的紧缺,IT业的薪水也是水涨船高。互联网巨头们对人才的争夺,更是日益激烈化。 对于从事IT的职场人士,绝大部分都想进入那些巨头公司。除了薪水高、办公环境好,发展更有前景外,更让人有职业自豪感。虽然人才日益缺乏,但并非 谁都可以进入互联网巨头公司的,它们的门槛都设置的较高
这篇文章是我在部门会议上一次发言的总结。之所以会有这次会议,是因为我的一名员工向我提出了辞职,在思索了几天后,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于是便有了这次的会议和现在的这篇文章。 收入是由什么决定的? 这位员工辞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公司的薪水无法达到他的预期,未来一年在公司的收入前景也不是很明确。 想要去做更底层的开发,方向是使用C/C++开发3D图形图像
清华“差生”10年奋斗经历:只写事业,不写女人。LZ从04年本科毕业写到12年,近10年的奋斗经历。写的非常好,甚至可以拿来每日一读打鸡血了。反正一字一句看完后,各种反省各种彻悟。不要老去抱怨别人“天时地利人和”,做好当下,后来人或许还会羡慕嫉妒恨你。 我的故事里有三个人:我自己、我大学同宿舍的哥们、我第一个公司的直接领导
华为 接下来说说坑爹的华为。机试安排到了十月份,那时本来一堆的笔试、面试,后面还是抽中午和同学一起跑过去考了下。结果我们签完到,位子却被其他没签到占了,折腾了一番后,他们终于把座位让出来了。机试时间是半小时,是个超简单的题,我做了几分钟后,就听到开始催快点交卷,其实我们可是晚开始了十几分钟啊。还好咯,看了下结果,没什么问题,就提交了。我同学后面真被关服务器了,没法提交了,还好他之前提交了一次。坑爹
一直在关注园子的信息,技术方面,职业发展,技术创业各方面的文章,期间关注过一些关于创业讨论的话题。今天闲来,说说我这6年的亲身体会(在此就不发网址了,不想有打广告嫌疑)。 先说说我的情况: 资历低,但没放弃 高二因各种原因辍学,后来参加了你们没有听说过的培训班学了一点皮毛,网站设计,ASP开发,虽然懂得一点点,但也在后来技术创业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第一个月工资700元
一提到“数据”,可能经常会想到“数字”、“图表”、“模型”、“方程”等容易让人怯步的词语。其实“数据”的真正意义,是躲在背后的那些“人”。 在营销学中,市场的根本在于需求,需求由人而生。因此,我们不应该就数字而数字,就算法而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