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那天起,我们就像是从河流游进大海的小鱼,原来既定的、平缓的河道不复存在,但世界也一下变得空前广阔和多彩。与别人拉开差距,并不应该成为我们的本意,如何尽快地适应洋流、学会潜水、找到珍珠,才是生活最有趣的地方。
一想到要在5月份辞职,我就笑出了声,同事问我笑什么,我说你今天真可爱。
还记得之前在互联网上看过这么一句话"珍惜生命,远离外包",听上去给人的感觉是外包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一旦进入将陷入万丈深渊。我以为,只要你了解了外包的本质,并且善于运用它带给你的机遇,有的时候外包往往会是你事业上的一个跳板。先不要拍砖,博主愿意分享自己和同事的一段经历,看看下面说的是不是有一些道理。
模糊的正确一个人的能力在职场上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学习,也就是输入。第二个层面是执行,也就是输出。在学习与执行之间,还有一个层面,就是决策。
专业对不对口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能够发挥自己所长的,能给自己带来成就感的工作。
对于任何一个产品,都要把唤醒沉睡用户,当成一个重要的事情,长期稳定的执行下去。挽回和唤醒一个老用户的成本还不到新用户的4分之1,能把沉睡的用户唤醒,就会为产品节省大量的成本。
中国的公司,尤其互联网公司里,总是流传着这样一则鬼故事:35岁以上的老员工,都消失了。
如果把“能够养活一家人”作为最低成功标准的话,那么大街上的普通人的创业成功率超过80%,而我们还用“创业九死一生、失败也正常”来安慰自己的无能,真tm窝囊。
阿里巴巴的每个人想要晋升下一个层级,都需要高两级的专业评委投票来决定,每次晋升都要掉层皮的,非常累心、累身体。对应的薪酬待遇也是有差别,我这里只是按照一个平均水准来描述。P4 大概的月薪应该是8K-12K左右,年薪在 10-15W 左右,P5 大概的月薪应该是12K-18K左右,年薪在15-20W左右...
从面试的难易程度看阿里 > 美团 > 头条 > 有赞 > 网易 > 曹操专车 > 美亚柏科。整个过程的体会是基础真的很重要,基础好了很多问题即使没遇到过也可以举一反三。另外对一样技术一定要懂原理,而不仅仅是怎么使用,尤其是缺点,对选型很关键,可以很好的用来回答为什么不选xxx。另外对一些比较新的技术有所了解也是一个加分项。
行业原本就是人为划分的社会学概念,我们要跨越的是自己心里的那道线。行业和职位都只是我们扩展自己能力边界的工具,最核心还是你自己的成长,如此而已。
刘华和沈宇这样四十出头的,搁在互联网企业,就是首选的被“优化”对象,其实,不单互联网,其他几乎各行各业,所有的用人岗位都被标注:35岁以下。中年人成了职场上被嫌弃的少数派。
眼下,互联网界关于996的争议尚未停歇。对于互联网中年人来说,体力、时间能够跟的上996已经算是福报,他们或正在承受高于996的工作时长,或者正在因为主动或被动的原因从职场消失,没有资格996。
996其实只是一个蝗虫问题,只影响特定的人群。如果你有本事,没人会管你上班下班,钱照样不少;如果你没本事,找个自己适合的工作,早九晚五也没人会有意见,因为大家都这样,那些国营企业事业单位不都这样么?
2018年10月,开启上班族的模式,与国内的工作环境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语言和文化,第一次在这样全新的环境下,一开始真觉得有点挑战,无论是沟通上还是具体到工作上,发觉身边的同事都很优秀,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都很强。但无论如何,一开始只要不影响正常工作,一切都会慢慢会好起来的。
位于北京市北四环西路58号的理想国际大厦,从2004年建成以来,就是中关村的标志性建筑。从早年门户网站的老大新浪,到10多年销量稳居消费类电子产品第一的爱国者,再到如今占据BAT三巨头之一的百度,直至三年来获得超过11轮融资、梦想改变世界的共享单车ofo,15年来,理想国际大厦见证了那些站在时代风口浪尖上的企业的起起伏伏。这是一座与理想有关的大厦。